打开锦盒的一瞬间,晶亮剔透的珍珠散耀眼的光芒,众人惊呼,赞美声不绝于耳。
接下来是庄妃娘娘,她送了一本手抄佛经副本,懿太妃连连称好:“有心了,自从礼佛以来,我心静不少,更想偏安一隅,谢谢你。”
薛晚棠心底冷嘲,庄妃是个聪明人,不想花银子的效果达到了,佛经说是她亲自抄写,她不写又有谁能知道?还有懿太妃,偏安一隅?她要是真想偏安一隅,就不会让崔守晋与她成婚。
轮到平安侯府,二夫人梁氏急急起身。
这次她下了血本,从江南搞来一块完整玉石,又让匠人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雕刻出百鸟朝凤。
寿礼到达会场,蒙了一道红布,待红布掀开,雕塑栩栩如生,震惊全场。
梁氏洋洋得意,却没想角落里不知谁说了一句:“这得花多少银子?平安侯府是新贵,又没什么底蕴,哪来这么多银子?听说平安侯与前几日贪墨军饷的岭南布政使司沈光耀是师徒关系,谁知道侯府得没得好处。”
一句话惊起千层浪,老夫人眉头紧紧蹙起来,手里的拐杖猛击地面,势要与人辩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懿太妃见此,脸色阴沉下来。
薛晚棠乐得看笑话,懿太妃转向薛晚棠:“礼物展示差不多了,我倒很期待乡主的寿礼。”
薛晚棠心中腹诽,她何德何能让懿太妃高看一眼,还特别提及一下。
薛晚棠缓缓站起身,“我的寿礼花了一些心思,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太妃娘娘肯定都不缺。”
薛晚棠从袖中掏出一个荷叶包,外出时她经常放一些喜欢的小玩意。
打开荷叶包,薛晚棠从里面掏出几片紫苏叶,放到养生壶里。
众人纳闷,薛晚棠解释道:“我专为太妃娘娘调做一份清凉解暑的紫苏饮品。”
这也行?
皇后唐沛姗羡慕极了,眼睛一动不动盯着薛晚棠的动作。
薛晚棠先将紫苏叶煮沸,接着关火。
又向壶里加入金橘,柠檬,再煮开时,刚才还泛着青绿的紫苏水竟然变成粉红色,浓郁清香的味道散播出来,让人垂涎。
薛晚棠对众人道:“这种紫苏饮简单好做,且有益健康,尤其老年人,夏日喝上一口精神百倍。”
说完,她倒了一杯呈给懿太妃:“放凉后口感更好,这一大壶留给太妃娘娘慢慢喝。”
懿太妃勉强喝了一口,面露不快,仍得连声夸赞:“好喝,乡主有心了。”
薛晚棠浅笑,她对自己的寿礼很满意。
没花冤枉钱,面子上也说得过去,仅此而已。
皇后娘娘品尝了一口紫苏饮,感觉十分惊艳。
大大方方唤薛晚棠到身边,向她询问紫苏饮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实则是在表明态度,薛晚棠是她护着的人。
懿太妃看着两个人有说有笑,嘴角轻嘲,她确实不开心,自从谷庸方被斩,她做什么都不顺利。
侯府老夫人看出懿太妃不快,轻声道:“薛晚棠就是因为皇后娘娘撺掇,才与守晋和离,侯爷说了,娘娘莫急,早晚有一天,薛晚棠拿走的东西会让她全部拿回来。”
懿太妃喝口茶,并不相信平安侯的话,从去年开始,一个事接一个事,崔善城做事她越来越不满意。
谷庸方折损,庄子里的武器也被皇上查封,谷庸方出事后,她暗地派了那么多人都没找到武器的存放地点,偏偏让薛晚棠无意中现。
沈光耀也一样,这些年稳定向她这边提供资金,结果被柳朝明一锅端。
幸好崔善城还算机灵,撇清与沈光耀的关系。
可瞧瞧刚才这些人说的那些话,即使平安侯不承认,大家也都认为侯府与沈光耀有关系。
这种事传传就是真的,谁也躲不过。
还有大皇子那边,好不容易理顺一条去鞑靼的路,让她们有足够的资金运作,结果竟被薛晚棠撞破。
懿太妃心情不好,薛晚棠和柳朝明就是她的克星,懿太妃袖下握紧拳头,暗暗誓,今日她一定要让薛晚棠丢人现眼,出口恶气。
寿礼展示环节很快结束,公公宣布寿宴正式开始,气氛再次轻松起来。
各府的小姐,姑娘们陆续上台表演,使出浑身解数献礼。
歌舞过半,大家变得更加随意,懿太妃一直安静欣赏节目,遇到敬酒敬茶的人,她浅酌应付,眼睛却时不时在薛晚棠身上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