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顶点文学>被弃侯门主母?二嫁辅国公杀疯了 > 第90章(第2页)

第90章(第2页)

柳朝明很客气,“大皇子,二皇子辛苦,臣一切都好。”

萧元邦赐座,两兄弟分坐在茶几两侧。

萧元邦仔细打量两个儿子,内心苦乐参半。

萧衍是大皇子,庄妃所生,当年他与唐沛姗大婚后第二月,唐沛姗便传来喜讯,太医为了皇嗣也为了皇后的身体健康,接下来他便留宿庄妃处。

再一月,庄妃也传来喜讯。

本以为皇后足月后先诞下皇子,却没想萧衍早了萧恒半个时辰出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各有命。

萧衍这个名字本来留给大皇子,也有繁衍生息的意思,代表大胤江山稳固,生生不息。

因为大皇子先出生,便抢了萧衍这个名字。

萧元邦有时想想,假如萧恒先出生成了皇长子,太子之位也许天经地义就是他。

可如今,萧元邦就算有心,也绕不过萧衍这个大儿子。

萧元邦看向萧衍,三月未见,他黑了不少。

眉宇间多了几分轻视与傲慢,他虽坐在椅子上,可双目晶亮,双拳紧握,似乎在筹谋什么事,眉头轻轻蹙起。

想起萧衍与鞑靼人勾结略卖大胤的姑娘,萧元邦内心在滴血。

再想懿太妃一心想让萧衍登基取代自己,萧元邦的悲痛转化成气愤。

萧衍秘密培养他的势力,全然没把他这个父皇放在眼里。

那么当有一天他成熟时,第一个要杀的人不就是他这个坐着皇位的人?

萧元邦恼怒。

不过柳朝明说的对,躲在暗处观察总比呈现在舞台上要好,萧元邦深谙这句话的妙处。

那他现在便像什么都听不懂似的,假装什么事都没生。

萧元邦的视线再转向萧恒,内心欣慰不少。

萧恒比萧衍晚了半个时辰出生,看起来却比萧衍意气风,他正是接受历练的年纪,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在萧元邦记忆里,萧恒善于聆听,饱读诗书,从不多说一句话。

很小的时候,萧元邦就见过萧恒一个人蹲在御花园观察蚂蚁,还给夫子写了一篇蚂蚁搬家的论述,夫子哭笑不得。

如今的小伙子已经有了大人的模样,萧元邦很欣慰,“你们这一路可有见闻?”

萧衍:“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这都是父皇治国有方,扬我大胤国威。”

萧恒不这么想:“北梁一片荒漠,边境百姓生活艰难,粮食短缺,官粮不足以维系百姓的基本生活。”

萧衍听到萧恒的回答,眉头蹙得更紧:“二弟也不能一面之词,北梁被我们打服,至少保三年太平,这三年朝廷减轻赋税,百姓安心生活,很快就会富足。”

萧恒不想理论,不过也说出心中所想,“靠近北梁两座城池,壮丁都被抓去打仗,如今老弱妇女孩童居多,北梁天气苦寒,每年只有春夏可以播种,即使减轻赋税,靠这些人的能力,勉强吃饱。”

萧恒冲萧元邦一抱拳,“父皇,边垂小镇缺人,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

萧元邦看向柳朝明,“柳国公,这件事交给你,既然二皇子刚从北梁回来,对那边比较熟悉,你们联合户部,寻出相应办法,北梁边境太平,京城才会太平。”

柳朝明,“臣接旨。”

萧衍见萧恒抢了风头,不太高兴,面上尽量带着笑容,眼底冰冷。

他这个二弟,是他最有力的劲敌,待他登顶皇位那一天,第一个要杀的人就是他。

萧元邦道,“你们两兄弟辛苦,这次离京这么长时间,想必思念京城,晚上朕设家宴,为你们兄弟接风。”

萧衍,萧恒感谢。

萧元邦继续道,“鞑靼使团几日前进京,这是朝廷大事,明日你们都去见见使节,另有一件大事,鞑靼提出和亲,朕已经答应安平公主嫁给鞑靼王子多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