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后,南国大殿上。
“报——”信使声音洪亮,一路高呼。
“北境战役大捷,由三皇子等率领的大军正班师回朝。”
“好,不愧是我南国的儿郎。”皇帝龙颜大悦。
“陛下,北境王,曾承诺此次相助,就愿献上三座城池,不知是否能兑现?”一位大臣上前道。
“一切,等他们回来再说。”皇帝挥动衣袖。
与此同时,长公主府内。
“长公主,北境战役大捷,三皇子他们即将凯旋。”婢女禀报,语气兴奋。
“真的,这么快?”箫洛云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仅仅两个月而已,没想到能如此迅地取得胜利。
心中感慨,果然是人多力量大。
“是呀,宫里都传遍了。”婢女笑着回应道。
箫洛云身处阁楼,俯瞰着南国全貌,心中欢喜不已,忍不住喃喃自语:“太好了。”天下和平百姓安宁,是何等的大喜事。
随着北境大捷的捷报传来,立储大典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
由于宫里没有皇后主持大局,这一重任落在了长公主箫洛云的肩上,她携同几位嫔妃共同完成筹备事宜。
箫洛云聪慧过人,又经历过诸多世事,对于操办这些事宜可谓得心应手。
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务,从大典的仪式流程到宫殿的装饰布置,从人员的调配到礼品的准备,无一不考虑周全。
她的每一个决策都精准而果断,让众人对她的能力赞叹不已。
然而,在宫中的另一处宫殿里,却弥漫着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氛。
慧明公主气鼓鼓地坐在玉贵妃面前,一脸的不服气。
“母妃,父皇真的是,立储大典,那么重要的事情,居然交给一个公主操办?都不把您放在眼里。”慧明公主撅着嘴,满是抱怨与不满。
她实在想不明白,为何父皇会如此看重箫洛云,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她。
“呵,从小为人奴婢,做事情自然老道。”玉贵妃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她想起箫洛云曾经的出身,心中便有些鄙夷。
在她看来,箫洛云不过是凭借着运气和一些手段,才获得了如今的地位。
慧明眼珠子一转,似乎想到了什么,凑到玉贵妃耳边轻声说道:“母妃,您真的不管管?”她心中对箫洛云充满了嫉妒,希望母妃能出面,给箫洛云找点麻烦。
“本宫管什么?既然她要做就让她做便是,我们等着看笑话好了。宫规可比不了外头的府邸。”玉贵妃一脸冷漠地说道。
她心里明白,如今皇帝对箫洛云极为看重,自己若是贸然插手,恐怕会引起皇帝的不满。
而且,她也想看看箫洛云在这场立储大典中到底能做成什么样子,说不定还能找出她的破绽,到时候再出手也不迟。
现在她是宫里唯一一位贵妃,依照她现在的性子,皇帝最是喜爱。
“你莫要生事,如今,她可是陛下眼里的心肝宝。太后对她更是宠爱有加,你若是能得她一半的宠爱,那母妃也不用装腔作势了。”玉贵妃语重心长地告诫慧明公主。
她知道自己这个女儿性子冲动,担心她一时鲁莽,做出什么傻事,给自己和她都带来麻烦。
“母妃。”慧明公主更加嫉妒箫洛云了,没想到连母妃都向着她。
她心中暗自较劲,想着一定要找个机会,让箫洛云出出丑,好让父皇和太后知道,自己才是更值得宠爱的公主。
几日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孺子,七皇子箫誉,年少聪慧,性情温和,颇具帝王之资,朕心甚慰。故立为储君,待其弱冠之年,入住东宫,钦此。”
诏书宣读之际,金銮殿内一片庄严肃穆。群臣纷纷跪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储君的诞生,预示着南国未来的走向。七皇子成为储君,对于这位年少的太子而言,无疑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少不得一番艰苦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