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黑衣人,皆是“余烬”的死士,他们武功高强,手段狠辣,誓死也要阻止沈砚之等人入城。
“杀!”黑衣人一声怒吼,挥舞着手中的刀剑,向沈砚之等人冲杀而来。
沈砚之临危不乱,他拔出腰间的佩剑,大声喝道:“保护老先生,杀出去!”
亲卫们紧紧地护卫在盲眼老儒的周围,与黑衣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声、怒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地狱般的画面。
沈砚之身先士卒,他的剑法精妙绝伦,每一次挥动,都能带走一条性命。
然而,敌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个个都是亡命之徒,根本不顾生死。
经过一番苦战,沈砚之等人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冲到了京城城门之下。
然而,此时的盲眼老儒,已经身受重伤,奄奄一息。
他靠在沈砚之的怀里,不停地咳着血,脸色苍白如纸。
“老先生!”沈砚之焦急地呼喊着,
盲眼老儒微微睁开双眼,他的目光浑浊而无神,仿佛已经看不到任何东西。
“我儿……可曾有人记得他写过《正气歌》?”他颤抖着声音问道。
沈砚之紧紧地握住老人的手,沉声答道:“天下皆知,林文相亲题碑文,立于翰林门前。”
听到这句话,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好……好……”他喃喃自语着,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沈砚之抱着老人的尸体,悲痛欲绝。
他仰天长啸,声音充满了愤怒和悲伤。
“老先生,你安息吧,我一定会为你报仇的!”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在京城之中,林清梧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准备工作。
她命影卫将老匠所制的“感应墨”,悄悄混入各大书院新印的教材之中。
这种“感应墨”虽然平时与普通墨水无异,但只要遇到伪书,就会散出一种特殊的香味。
与此同时,她还令文鉴司布告示:“凡献伪书者,免罪赐银。”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
在金钱的诱惑下,无数百姓纷纷将自己手中的书籍献了出来。
仅仅三日之内,文鉴司就收到了千余册书籍。
经过“墨感香粉”的检验,果然有不少书籍都散出了特殊的香味。
林清梧命人将这些伪书当街焚毁,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然而,就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之中,林清梧却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她命人从灰烬中仔细筛查,竟然筛出了一些未燃尽的纸片。
这些纸片很小,上面写着一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似乎是被人故意撕碎的。
林清梧将这些纸片拼接起来,现上面竟然是一些人名和地名。
经过仔细辨认,她终于现,这些纸片上的内容,竟然都指向同一个人:原翰林院掌院学士,已“病逝”两月。
林清梧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