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京城好似一头沉睡的巨兽,唯有文相府内,灯火通明,一如林清梧那颗永不停歇的心。
“大人,陛下口谕到——着文相林清梧,闭门思过,无诏不得出府!”传旨太监尖锐的嗓音,划破了夜的宁静,也划破了某些人虚伪的面具。
林清梧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来得好快,看来裴元衡那老狐狸,是真的急了。
“臣,领旨。”她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仿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目送太监离去,林清梧转身,身形却如鬼魅般一闪,消失在原地。
文相府,地道入口,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阴暗潮湿,散着腐朽的气息。
林清梧却毫不在意,她早已不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林家孤女,而是手握权柄,搅动风云的摄政文相!
文察院密室,才是她真正的战场。
“大人。”黑暗中,传来影卫低沉的声音。
“按计划行事。”林清梧的声音冰冷而决绝,“放出风声,就说我已写下血书自辩,明日祭典,将当众焚书明志!”
“是!”
一夜之间,京城流言四起,真假难辨。
“听说了吗?文相大人要焚书明志了!”
“真的假的?她不是被软禁了吗?”
“嘘!小声点!据说文相大人是被冤枉的,血书都写好了!”
这些流言,如同一颗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而裴元衡,自然也听到了这些流言。
“焚书明志?哼,垂死挣扎!”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传令下去,命东宫属官联名上奏,就说林清梧罪大恶极,当于太庙前正法,以儆效尤!”
“太傅英明!”
与此同时,裴元衡暗中调集潜伏在京城各处的“影士”,命他们混入明日祭典的仪仗队伍,准备伺机难,彻底铲除林清梧这个眼中钉。
他要让林清梧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另一边,北境军营,沈砚之身披铠甲,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面前的三千铁骑。
“将士们!明日祭典,关乎大胤江山社稷,关乎百姓安危!”他声音洪亮,如同一道惊雷,响彻云霄,“我等将化身礼部仪卫,随我入京,诛杀奸佞,匡扶正义!”
“誓死追随将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震四野。
沈砚之大手一挥:“出!”
三千铁骑,悄然入京,他们卸下盔甲,换上礼部仪卫的服饰,将锋利的刀剑藏于袖中,肃穆地行走在京城的街道上。
没有人知道,这支看似普通的仪仗队伍,实则隐藏着滔天的杀机。
“将军。”副将上前,递上一卷手抄的经文,“《正气歌》已全部抄录完毕,每人一份。”
沈砚之点了点头:“务必让每个士兵都佩戴在胸前,以防‘霜钟’残音惑心!”
他深知“影士”的可怕,一旦被“霜钟”控制心智,后果不堪设想。
“属下明白!”
太庙,位于京城南郊,是皇家祭祀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
此刻,太庙内外,张灯结彩,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然而,在这庄严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无数暗流涌动。
沈砚之站在太庙钟楼之上,俯瞰着整个广场,目光锐利如鹰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