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知道林清梧到底掌握了多少情报,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被盯上了,谁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又过了三日,南宫一名小宦官“失足”跌入井中,救上来后神志不清,嘴里不停地呓语着“旧炉重燃”。
影卫顺着这条线索,很快查到这名小宦官经常与一名老宦官一起用膳。
林清梧立刻下令,将这名老宦官调往边镇“服役”,实际上却是押入了文察院的地牢,与之前“病逝”的老太监关押在相邻的牢房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两个老狐狸凑到一起,想必会说出不少有用的东西吧?
在侍读的影响下,皇帝渐渐觉得昔日所信奉的东西,似乎都是虚妄的。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被那些奸佞小人蒙蔽了。
某夜,他读到《正典·权篇》中的一句话:“权者,天下之公器,非一人之私藏。”
他久久不能入睡,辗转反侧,脑海中不停地回响着这句话。
第二天,他召见了林清梧。
“林爱卿,”皇帝的声音有些沙哑,“朕想问你,若朕……自请退位,可否保全宗庙?”
林清梧闻言,立刻跪倒在地:“陛下若愿奉文道为先,臣愿以性命担保宗室安泰。”
皇帝长叹一声,从龙案下取出了私印与传国玉玺,放在了案上:“此二物,交予文鉴阁保管。”
林清梧并没有亲自去接,而是示意手下的人用红绸将两件宝物盖住,然后抬入了太庙地库,并昭告天下:“圣心明鉴,暂托国玺于文道之府。”
这话说得那叫一个冠冕堂皇,简直是把“一切为了国家”写在了脸上。
这一下,整个天下都震动了。
皇帝竟然主动交出了私印和玉玺,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大事!
这到底是真心悔过,还是另有图谋?没有人知道。
当夜,林清梧独坐文察院,终于展开那页被金粉掩盖的遗诏批语……林清梧独坐文察院,四周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血腥味。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那页被金粉掩盖的遗诏批语,昏黄的烛光下,那字迹显得格外诡异。
她用指尖轻轻拂去最后一层金粉,一行娟秀的字迹赫然出现在眼前:“若林氏女存,可代朕察文道。”
“啧,这老皇帝,临了临了还玩这一手。”林清梧轻声嘟囔着,嘴角却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她将那页批语凑近烛火,确认无误后,便毫不犹豫地投入一旁的文心鼎中。
文心鼎乃是文察院的镇院之宝,据说能辨忠奸,通鬼神。
那页批语一落入鼎中,立刻燃起熊熊烈火,赤红色的火焰舔舐着鼎壁,出噼啪的声响。
“这排面,可以可以。”林清梧饶有兴致地看着。
突然,鼎中冒出一股冲天而起的赤烟,直直向上,竟在空中凝结成两个斗大的金字——“文相”!
那两个字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久久不散,在文察院的上空盘旋着,散出耀眼的光芒。
与此同时,沈砚之正立于文察院外。
他一袭玄色劲装,身姿挺拔如松。
他仰头望着那两个金字,眸光深邃,似有万千思绪翻涌。
突然,他感到袖中一阵震动。
他抬手摸出一张折叠成纸条的密报,缓缓展开。
那纸条上只有寥寥三个字:“救我。”
沈砚之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他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动作,只是默默地将那张纸条揉成一团,然后轻轻一抛,任由它在夜风中飘散。
“这水,深得很呐。”他低声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
远处,紫宸殿的灯火突然熄灭,整座宫殿瞬间陷入一片黑暗。
而文察院却依旧通明如昼,仿佛一个巨大的灯笼,照亮着这风雨飘摇的王朝。
此时,一名影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林清梧身后,低声道:“南宫那边……”
林清梧抬手制止了他,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南宫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看来,好戏才刚刚开始……”
南宫晨雾未散,诵经声已起……
喜欢孤凤栖凰请大家收藏:dududu孤凤栖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