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猴按樵夫指引,向南疾行七八里,果然见一座奇峰矗立,祥光隐隐,瑞霭纷纷。
那山峰形如灵台,峰顶似有方寸之台直指苍穹,山腰处云雾缭绕,隐约可见一洞府轮廓,洞口上方似有斜月映照,三颗星辰闪烁。
正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灵猴大喜过望,几步窜到洞门前。
只见洞门紧闭,静悄悄的,只有洞旁崖壁上刻着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洞门两侧,奇花瑞草摇曳生姿,仙鹤玄猿悠闲漫步,果然一派仙家气象!
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
看勾多时,不敢敲门。且去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顽耍。
少顷间,只听得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真个丰姿英伟,相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
那童子出得门来,高叫道:“甚么人在此骚扰?”
猴王扑的跳下树来,上前躬身:“仙童,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骚扰。”
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
猴王忙不迭答复:“是。”
童子打趣说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
猴王笑道:“是我,是我。”
童子点了点头道:“你跟我进来。”
这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观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
高台之上,菩提祖师端坐蒲团,面容清癯古朴,三缕长髯飘洒胸前,身着简朴道袍,气息却深不可测,仿佛与整个洞天融为一体。
他垂眸看着阶下跪拜的灵猴,目光平静无波,心中却已了然:此猴便是天道所示,佛门东传的关键护法之选!
其根骨天成,灵性非凡,更难得的是这份向道之心与坚韧毅力。
灵猴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慌忙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祖师眼眸微微睁开:“你是哪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猴王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什么道果!”
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
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猴王叩头解释:“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祖师似乎认可了石猴言辞:“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
猴王两手一摊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祖师轻轻一笑:“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
猴王欲语还悲:“我也无父母!”
“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
猴王知道祖师在打趣,急忙说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
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