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之前也有医官来,开了药也不管用,时间长了,百姓都不敢喝井水了,只能去河里挑水,可河里的水也不干净啊。”
云泠立刻让人去查井水,自己跟着楚萧去了县衙。县令见他们来了,连忙迎出来:“可把你们盼来了!每年开春都闹这病,死了好几个百姓了,我都快急死了。”
“先别慌。”云泠说,“让人把县里的井都封了,再从城外的山泉引水过来,给百姓用。另外,挨家挨户查,有上吐下泻、发烧的,都集中到县衙后院,我来诊治。”
医官们立刻行动起来,楚萧跟着县令去安排引水的事,云泠则在县衙后院搭了临时医棚。第一个送来的病人是个老汉,躺在床上直哼哼,脸色发青。云泠搭脉,脉象沉数,又看了看他的舌苔,黄腻得很。
“是湿气痢疾,比京城那次的急性痢疾还重些。”云泠对身边的医官说,“用黄连、黄柏、秦皮,再加上些薏苡仁,薏苡仁能祛湿,正好对症。另外,用艾草煮水,给病人擦身子,能退烧。”
医官们忙着熬药、擦身,云泠则去查看县城的水源。城外的山泉很干净,可引水的渠道里积了不少淤泥,还有些枯枝败叶。她让人把渠道清理干净,又在泉眼周围围了栅栏,防止有人污染水源。
到了傍晚,县衙后院已经收了二十多个病人。云泠正给一个孩子诊脉,就见楚萧匆匆赶来:“引水的管子明天才能到,我让人先挑着山泉的水给百姓用,另外,已经贴了告示,让百姓别喝井水,也别吃生冷的东西。”
“做得好。”云泠点头,“今晚得盯着病人,要是有高烧不退的,就用冷敷的法子降温,别让病情加重。”
接下来的三天,云泠和医官们都守在医棚里。病人多,他们就轮流休息,楚萧则忙着调配粮草、水源,还让人在县城里张贴防疫手册,教百姓如何消毒、洗手。到了第四天,病人的病情渐渐稳定下来,有几个症状轻的已经能下床走路了。
这天早上,云泠刚给病人喂完药,就见一个老农扛着个布包来医棚:“云医官,俺是隔壁村的,听说您在这儿治病,就把家里的薏苡仁都拿来了,您看看能不能用。”布包里的薏苡仁颗粒饱满,还带着些泥土的气息。
云泠接过布包,心里一暖:“多谢老人家,这药正好能用。您要是有不舒服的地方,也让医官给您看看。”
老农笑着摆手:“俺没事,就是想谢谢您,之前俺家老婆子得了这病,差点就不行了,现在听说是您来了,俺就放心了。”
又过了两天,病人基本都痊愈了。云泠让人拆了医棚,在县城里选了个宽敞的院子,准备建惠民馆。县令送来木料、砖瓦,百姓们也主动来帮忙,有的搬砖,有的砌墙,没几天,惠民馆的架子就搭起来了。
“以后这惠民馆就交给李医官打理。”云泠指着身边一个年轻的医官说,“李医官懂湿气病症的诊治,你们要是有不舒服的,就来这儿找他。”
百姓们都围着惠民馆,脸上满是笑意。一个妇人抱着孩子说:“以后不用跑远路看病了,真是太好了!”
离开清溪县时,百姓们都来送行,手里拿着自家做的米糕、咸菜,往他们手里塞。云泠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心里满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