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员带来的文件一共有两份。
部长先打开了最上面的文件袋,看到上面的一刹那,脸上的笑止都止不住。
助理员:“部长,是有什么喜事吗?”
部长敲着文件袋,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说:
“培养基的问题解决了!”
培养基一直是华国现在医药行业的痛,药二厂的这一份报告的培养基,就和进口的培养基有的糖分偏差。
这样的差距已经算是很小了。
旁边的助理员眼眶微红:“这些年我们受够了国外技术封锁的气,连一个小小的培养基都要看人脸色。”
“这下好了,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再也不用低三下四地去求购那些天价的培养基了!”
部长的心情难以平复:“你去把中科院的院士叫过来!”
助理员:“好!”
部长喝了茶压惊,突然想起,好像还有一份文件。
想着,他将另一份文件袋拆开,再看清内容的刹那,他一口茶全喷了出来。
他用袖子粗鲁的一抹嘴,抖着手,将文件翻来覆去的看。
还是——青霉素!
部长的心跳骤然加,仿佛被什么猛然揪住。
他颤抖着手,再次确认那份文件的内容,眼前赫然是一份关于青霉素提纯技术的突破性报告。
从菌种的迭代筛选,然后再到提纯技术,这完全是两个板块的内容,居然合并在了同一个文件中。
他转而拿起沪市制药厂的报告,仔细对比。
正在这时,几位头斑白的专家匆匆赶到。
他们一进门,便察觉到气氛的不同寻常,对视一眼,加快了脚步。
部长还沉浸在报告中,丝毫没注意,几位专家已经站到了他身旁。
“……ln-青霉素菌株的孢子存活率,很不错的数据。”
部长回过神,直接将手中的沪市制药厂青霉素提纯技术报告递了过去:“快看看,这是刚送来的!”
几位专家接过报告,戴上老花镜,低头研读起来。
“热原质聚合物小于o,不错不错。”
他们眼里全是欣赏,其中一人道:
“我看这是沪市制药厂送来的,他们才钻研两三年,有这样的成果很不错了。”
部长却未立刻回应,脸上的神色复杂难辨,像是怀揣着重重心事:
“付院士,以您的专业眼光来看,青霉素的生产效价达到每毫升单位,这个数值,在我们的现实条件下,真的合理吗?”
付院士闻言,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他缓缓摇头:
“在国际上,这样的高效价或许并非不可能,但就我们当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
说着,他轻轻叹了口气。
部长又问:“那我要是说,在我们现有基础上,展效能提升,结晶纯度突破,生产周期缩短,这样的数据,有可能吗?”
他话音刚落,整个房间气氛凝重起来。
这样的数据比之前说的更离谱。
付院士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他缓缓摘下老花镜:
“部长,我理解您对这项技术的渴望,但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这样的奇迹性提升,除非有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否则在现实条件下,绝对不可能做到。”
部长:“你们看看这份报告。”
他将第二制药厂的两份报告轻轻推至付院士面前,纸张边缘已经被他攥的微微卷。
付院士以为自己看花眼了,伸手摸向鼻梁,才意识到老花镜还挂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