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听完了李建民的一系列安排,屋内的大队干部无不动容。
该考虑的问题,全部被李建民考虑进去。
仔细想想,还真是没啥大毛病。
张铁山想了想,说道:“李副主任,我们大队拿着各种粮食去大集摆摊,真不会吃官司犯忌讳?”
“到时候,我给你们开个文书,就算吃官司,那也是我的问题,和你们没有关系。”
李建民真心想为贫下中农们做一些事情。
丰富贫下中农的过节物资,远比唱高调,传达精神有意义。
看得见,摸得着。
这才是为民造福。
口头宣传吃不饱肚子,画饼充饥只会越来越饿。
随后,李建民爆了一条猛料。
上半年的县城大集,其实是他倡导的。
这么长时间过去,上头始终没有派人下来秋后算账。
可见。
地区的头头脑脑,对下面的农贸大集也是默许的态度。
当然。
想要让元旦大集已成为惯例,不被某些小人抓住把柄,必须提前设立一条条的具体章程。
将县供销社引进大集,等于赋予元旦大集一个官方身份。
张家屯的老百姓通过副食品加工,与多个国有单位建立起紧密的物资兑换关系。
将多余粮食换成钱和生活物资,带动其他生产大队与公社一块参与进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
自然而然也就换成了惯例。
“距离元旦还有段日子,关于参加大集这件事情,你们大队尽快商议出一个章程,如果认为没什么问题,现在就开始做准备。”
和其他的干部不同,李建民从不对贫下中农发号施令。
遇到一些重大问题,李建民更愿意和大家心平气和地慢慢商量。
留出一段考虑时间。
由张家屯大队的干部内部商量。
李建民来得快,走得也快。
婉拒众人留他吃午饭的好意,骑着半新不旧的自行车挥手告别众人。
送走李建民,张百顺,王川几人再次地回到大队部。
纵然李建民说得头头是道,大家心里多少还有些犯嘀咕。
让他们去大集买东西没毛病。
可是这一次。。。。。。
李建民的意思很清楚,从买家变成卖家。
张铁山看向王川,说道:“小川,你是咋样?”
“我觉得可以试着搞一搞,李副主任在县里工作多年,我看不是个莽撞性格,既然敢把这件事情公开地告诉咱们,说明心里有把握。”
“咱们大队过年之前,也确实需要这个兑换生活物资的机会。”
王川和李建民打交道的次数不多。
凭着两世为人的眼力,认为李建民是个好人,更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干部。
农业工作和粮食工作,属于基层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李建民能坐在主管这些工作的副主任位置上多年,本身就有一定的过人之处。
前前后后,县里换了多个一把手。
李建民始终不受影响,已经足够说明他的能力。
张家屯大队现在不缺粮食。
但也仅仅只有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