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郝仁和温柔夫妻俩感情很好,结婚多年相互扶持,尤其是现在大儿子高三十八岁,小女儿初一十三岁,正是让他俩操心的时候,更要并肩前行,互相为彼此应援。
&esp;&esp;刚坐进车里,郝仁的手机就亮了,是妻子温柔发过来的今晚菜单,说她也准备往家走顺便买菜回去,让他先回家就行。
&esp;&esp;眼睛瞪圆,郝仁立刻回复,不不不,买菜辛苦还要提重物,让他去。
&esp;&esp;但温柔像每一个叛逆的家长那样,她不想现在回家,非要和丈夫争这个机会,最后两个人妥协,决定一起去。
&esp;&esp;“这里!”
&esp;&esp;夫妻俩很快约好地方见面,温柔挽住丈夫的手臂,点开备忘录开始看进货备忘录。
&esp;&esp;面粉快吃完了,十公斤一袋的买上,大米也没多少了,十公斤一袋的扛上,排骨按照两公斤来买,全鸡来个三只,什么零零碎碎的菜都按照一公斤的买。
&esp;&esp;说来不怕笑话,她家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饭都是按照桶来计算的,这点两三顿就能炫完。
&esp;&esp;正付款着,家里四人群开始刷出一排六十秒的语音,全部来自小女儿星砚。
&esp;&esp;估计是看下班时间还没有见到父母,就主动发消息问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她要来接。
&esp;&esp;“你回!”
&esp;&esp;“不不不,我手上提满了,你回你回!”
&esp;&esp;“你女儿你回!”
&esp;&esp;“这还是你生的呢,要不一起回?”
&esp;&esp;夫妻俩如实报告了自己的地点,预估了大概多久到家之后,星砚的语音刷的更快了,听着里面咚咚咚的背景音,就知道是穿鞋子跑下楼,准备随时扑父母了。
&esp;&esp;这日子,过得好吵。
&esp;&esp;郝仁提重的,温柔提轻的,夫妻俩对视一眼之后痛苦回车里往家赶。
&esp;&esp;没办法,高三的大儿子学业繁忙还要上晚自习,有正当理由晚回家,现在只有他俩能直面小女儿了。
&esp;&esp;“糟糕,我俩吃的鱼油和辅酶q10忘买新的了,路过药店也没想起来这事。”
&esp;&esp;“明天再买也行,家里还有参片和速效救心丸,齐着呢!”
&esp;&esp;不是夫妻俩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而是小女儿的精力实在过于旺盛,他俩不来点补剂,有点扛不住。
&esp;&esp;当然,全家人甘之若饴!
&esp;&esp;因为原计划中,夫妻俩是只准备要一个孩子,没打算要二胎的。
&esp;&esp;但在大儿子三岁多的时候,查出来一种罕见病,需要移植干细胞来治疗。
&esp;&esp;可合适配型的概率太低,而且治疗的最佳时间不容错过,夫妻俩也是思想斗争了很久,决定赌一把去拼“救世主婴儿”的二胎。
&esp;&esp;这是个关乎伦理的复杂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讨论。
&esp;&esp;但站在当时年轻的夫妻俩立场上,也是没有其他办法了,他们没法看着三岁多的孩子就在怀里失去呼吸,恨不得拿自己的命去抵,赌第二个孩子也是最后的挣扎和祈求。
&esp;&esp;好在郝家赌赢了,小女儿的降生带来了救哥哥命的脐带血,他们把两个孩子都安全无恙的留了下来。
&esp;&esp;因为这件事情,夫妻俩和大儿子对小宝宝都多了份感激和包容,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天使小朋友。
&esp;&esp;然后,他们发现自家小妹妹,好像比别人家孩子更活泼一点,更嘹亮一点,也更难带一点。
&esp;&esp;好吧不是“更”而是“超级”。
&esp;&esp;这是个刷新郝家人认知,正式宣告人类幼崽养育难度新纪录的崽。
&esp;&esp;只说结论可能不够形象具体,但用个例子一说就明白。
&esp;&esp;郝仁和温柔两个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结婚的时候都有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至少六个长辈,各个都身体健康精气神十足。
&esp;&esp;这都不是简单的两个家庭的事情,而是双方各自六个长辈之间的眼神厮杀。
&esp;&esp;你家的儿子是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