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顶点文学>[三国] 明君养成计划 > 第304章(第2页)

第304章(第2页)

&esp;&esp;想法很好,可惜和他们主公是南辕北辙。

&esp;&esp;一个是意气风发以荆襄为根基称雄于天下,一个是话说的好听实际上只想在荆州看戏吃瓜。

&esp;&esp;那所谓的“时机未到”根本不能信,因为在他口中时机就没有能到的时候。

&esp;&esp;一众亲信之前已经等过很多次,等来等去等到花都谢了最后还是没动静,类似的事情发生多了就是傻子也知道什么话能听什么话不能听。

&esp;&esp;上次好不容易看刘焉死了觉得上位的刘璋好欺负要和益州开战,结果打着打着益州后方着火,以吴懿为首的刘焉旧臣直接不认刘璋这个继任者,转身拥护刘瑁投降了荀氏。

&esp;&esp;他们之前曾派人去策反益州的将领,本来已经谈的差不多了,结果那些将领临到跟前也变了立场。

&esp;&esp;意外来的猝不及防,之前的筹谋全部变成泡影,还白白浪费了和益州开战消耗的粮草。

&esp;&esp;那时候他们家主公是怎么说来着?

&esp;&esp;——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开战。

&esp;&esp;那种语气jpg

&esp;&esp;这次听他们家主公说什么“我刘景升亦有三造大汉的潜质”,怎么说呢,听听就算了,不用当真,真要举兵开战然后被对面打回来最后肯定还是“早知如此就不该开战”。

&esp;&esp;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esp;&esp;又是一次毫无进展的议事,直到太阳落山一众亲信才被放走。

&esp;&esp;刘表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但是他就是不想降。

&esp;&esp;亲信们也知道他们家主公在拧巴什么,知道归知道,他们也得为自个儿的将来做打算。

&esp;&esp;局势瞬息万变,北方混战结束后没有留下几方势力对峙,在他们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荀氏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朝换代了。

&esp;&esp;荆州不再是割据自守的诸侯,而是不服新帝的刺儿头,是新朝立国后要收复的第一块疆土。

&esp;&esp;打得过吗?肯定打不过。

&esp;&esp;现在留给他们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勤加练兵严加防守挨一顿胖揍然后投降,另一条是整理好荆州的人口户籍府库账簿主动投降。

&esp;&esp;躲显然是躲不过去的,荆州不像益州那样有众多天险可以依靠,以他们现在的兵力真要开战的话甚至两个月都不一定能撑住。

&esp;&esp;新帝要么不出兵,要么就是大军压境迅速结束战事。

&esp;&esp;陛下忙着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也有足够的兵力能迅速荡平荆州,根本没必要在荆州浪费太多时间好吧?

&esp;&esp;受禅称帝的是有仙人眷顾的荀氏明光,和某些纵容部下烧杀抢掠的暴虐之辈不一样。

&esp;&esp;新君贤名天下皆知,这时候反抗只能说明他们是乱臣贼子,不如直接举州依附,也显得他们识时务。

&esp;&esp;不过这些事情他们只能私下里商量,他们家主公该强硬的时候不强硬,不该强硬的时候又梗着脖子不肯服软。

&esp;&esp;荆州上下人心涣散,刘表也知道这时候和朝廷开战无异于螳臂挡车,但是他不甘心刘氏江山落入外姓手中,就算知道无济于事也还是想联合北方世家做最后的尝试。

&esp;&esp;北方世家收到邀请,不仅全部都礼貌的拒绝了他,还把他的亲笔信都送去了新帝手中。

&esp;&esp;荆州有什么动静都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对陛下忠心耿耿,希望陛下清算的时候不要连他们一起算上。

&esp;&esp;刘表:!!!

&esp;&esp;刘表积了满肚子的火气,琢磨了好几天终于琢磨出一个振奋士气的好法子。

&esp;&esp;他要亲征!

&esp;&esp;一众亲信:???

&esp;&esp;一群人面面相觑,他们感觉他们家主公像是被人下降头了。

&esp;&esp;说这话的是新帝或者吕布确实够吓人,但是他们家主公在外以“不修武备”闻名,他要亲征有什么用?方便朝廷擒贼先擒王?

&esp;&esp;这还不如直接降了呢。

&esp;&esp;然而不等刘表点兵亲征,朝廷的兵马便先打了过来。

&esp;&esp;荆州的兵马大部分都在南郡和江夏,长沙、武陵等郡的外部威胁不算大,驻防基本只靠城池里那几百兵力。

&esp;&esp;南郡是刘表的驻地,江夏既要防备南阳又要防备扬州必须重兵驻防,只要这两个地方不失守,荆州就依旧算在他手上。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