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些确保科举的公平性。
&esp;&esp;京城这边不用多想,肯定从京官里面选。
&esp;&esp;因为有回避的缘故,排除那些家里有子弟参加乡试的官员,也没剩几个合适的人选。
&esp;&esp;加之国子监夫子对京城官员肯定很熟悉,基本能确定主考官大概是哪几个人。
&esp;&esp;其中就有礼部的几个官员,齐三他爹齐大人也在名单当中。
&esp;&esp;再接着,便是考试内容了。
&esp;&esp;这些事考生们一般都知道,但夫子肯定要再强调的。
&esp;&esp;乡试共分为三场,每一场都要考三日。
&esp;&esp;八月初九到十七日,一共九天时间。
&esp;&esp;第一场考四书义题三道,经义四道。
&esp;&esp;差不多等于三天里写七篇四百到六百字的作文。
&esp;&esp;第二场,试论一道,诏、诰、表一道,判词五条。
&esp;&esp;这差不多为各项公文的格式,以及如何判案。
&esp;&esp;读到现在,南正国律法肯定要熟练应用的。
&esp;&esp;第三场,也就是最后一场了。
&esp;&esp;试经、史、时务策五条,也是三日内斟酌写完。
&esp;&esp;这就是五经,历史,还有时事评论。
&esp;&esp;这些考试内容里。
&esp;&esp;,最为重要。
&esp;&esp;第二场前者公文格式为送分题,基本不能有错,后面的判词则是得分点。
&esp;&esp;第三场则要看当时主考官的想法,看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为看中,还是对时事观点优先级更高。
&esp;&esp;说到这,夫子就道:“提前押宝谁是今年的主考官,为的也就是这个。”
&esp;&esp;知道谁是主考官,大约就知道他喜好。
&esp;&esp;从而按照主考官的方向作答。
&esp;&esp;当然了,你要是才华斐然,想按自己的写也行。
&esp;&esp;但一般人不建议这么做。
&esp;&esp;故而主考官是谁,也会决定乡试第一,也就是乡试解元是谁。
&esp;&esp;说到乡试第一的时候。
&esp;&esp;众人下意识看向纪霆。
&esp;&esp;大家不是故意的啊,就是觉得,按夫子这样讲,其实谁是第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esp;&esp;万一主考官不喜欢纪霆的风格呢,那不就完了。
&esp;&esp;而且纪霆那风格,实在太过突出。
&esp;&esp;这几年下来,不仅他的字有了个人风格,文章更是如此。
&esp;&esp;主考官不喜欢怎么办啊。
&esp;&esp;不怎么办。
&esp;&esp;纪霆能做的,肯定是写好自己文章。
&esp;&esp;再多的,他也不能做决定啊。
&esp;&esp;事实上,朝廷派谁做京城乡试的主考官,也一直都有争论。
&esp;&esp;以至于地方的主考官都已经出发,有的甚至已经到地方了,京城这边还未确定。
&esp;&esp;京城情况复杂。
&esp;&esp;便是乡试主考官,都有各种利益纠葛。
&esp;&esp;现在主考官的人选有三个人。
&esp;&esp;其一为代王。
&esp;&esp;虽说今年乡试考生,也有王公贵族的亲眷,比如太后娘娘侄子阚文彦等人。
&esp;&esp;但这种关系比较远的亲戚,倒也不用那么回避,加上他们是皇亲国戚,规则就没那么严苛。
&esp;&esp;可这个人选一出来,大家就知道,他要是做主考官,肯定会为难纪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