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后世用来比喻改革要时时进行。
&esp;&esp;第二题出自《礼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esp;&esp;是什么意思,不用多讲了。
&esp;&esp;也是说创新的。
&esp;&esp;看到这,多数考生已经明白什么。
&esp;&esp;最后一题《周易》的,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esp;&esp;更是紧扣今年的题目。
&esp;&esp;大概是,把事情化繁为简,做起来就简单了。
&esp;&esp;从四书题目的上位者的态度。
&esp;&esp;再到后面的革新,创新,化繁为简。
&esp;&esp;出题人岂止是在出题。
&esp;&esp;分明在用题目打有些人的脸。
&esp;&esp;不愧是程首辅的手笔,一出手,就能让人看出是他亲手拟出来的题目。
&esp;&esp;估计今年乡试结束,那些背后捣鬼的人,就会气得跳脚了。
&esp;&esp;因为程首辅那边的攻击还没完。
&esp;&esp;这一千多考生的文章,可要扑面而来了。
&esp;&esp;这也太狠了吧。
&esp;&esp;纪霆一边写文章,一边觉得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
&esp;&esp;第一场前三日的考试,考生都还算精神。
&esp;&esp;但到第二场开始,也就是第四天的考试时,学生们已经开始疲惫了。
&esp;&esp;整整三四天都在狭小的房舍里,想想都就觉得难受,再加上考试的压力,只会让人更加难受。
&esp;&esp;好在第二场的考试内容还算简单。
&esp;&esp;除了最后的判词需要动点脑子之外,其他都还行。
&esp;&esp;中间的三天熬过去。
&esp;&esp;便来到乡试的第三场。
&esp;&esp;好在第二场卷子收完之后,大家趁着发卷子的时候,可以站起来活动一会儿,否则人真的要憋坏了。
&esp;&esp;第三场,也就是乡试第七天,终于来了。
&esp;&esp;今日的考试差不多已经脱离四书五经,加考其他书籍,以及五条时务策。
&esp;&esp;考验学生储备知识的时候又来了。
&esp;&esp;一般来说,,决定学生能不能中举。
&esp;&esp;第三场考试的内容,大致决定排名。
&esp;&esp;如果排名差不多,则再回头看。
&esp;&esp;当然了,还是看主考官的心情。
&esp;&esp;但程首辅在第一场考试时,已经报复得差不多了。
&esp;&esp;后面的试题倒是没那么针对。
&esp;&esp;也是,一千二百个参加乡试的考生,写出八千四百篇回怼文章。
&esp;&esp;这报复,谁承受得了啊。
&esp;&esp;后面也不是放过,只是懒得管。
&esp;&esp;乡试最后一日的时候,多数学生已经蔫了。
&esp;&esp;九天啊,整整九天关在这里,谁不蔫?
&esp;&esp;多数考生都想熬过去就算了。
&esp;&esp;最后一日的上午,其中一个考生突然出现
&esp;&esp;问题,听说自己跳起来,想要撕毁周围人的试卷。
&esp;&esp;好在被侍卫及时发现,也被巡逻的考官拦下来。
&esp;&esp;那考生气得直接撞墙,听说头破血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