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也会向更多人证明,天下英才不论出身的重要性的。
&esp;&esp;他如此年轻,就应该让南正国兴盛起来。
&esp;&esp;赴任
&esp;&esp;皇上的着急溢于言表。
&esp;&esp;想让纪霆外放的地点,也透露出来。
&esp;&esp;这也算暗示。
&esp;&esp;全看纪霆愿不愿意去。
&esp;&esp;毕竟那地方艰苦,年纪小,不愿意去,实属正常。
&esp;&esp;当年他还因为州学条件不好,不愿意去读书。
&esp;&esp;皇上暗叹自己心细,等着纪家的反应。
&esp;&esp;消息传出来,各方反应自然不同。
&esp;&esp;但最稳得住的,还是纪家这里。
&esp;&esp;纪霆几乎第一时间,猜到皇上派他去雁门关一带的用意。
&esp;&esp;他爹跟周大人,同样讲了当年那边战乱的原因。
&esp;&esp;当地有人私吞军粮,吃空饷。
&esp;&esp;以至于武备松懈。
&esp;&esp;兵部周大人跟纪伯章,一直请皇上彻查。
&esp;&esp;可当地关系盘根错节,若动得狠了,朝廷必然动乱。
&esp;&esp;那时候的皇上登基不过四五年,程首辅同样反对。
&esp;&esp;纪伯章写文章痛斥首辅,就是在宝泽六年年末。
&esp;&esp;为的就是这事。
&esp;&esp;等纪伯章被罢官后,兵部等人心灰意冷,知道程首辅只求一个稳字。
&esp;&esp;虽说程首辅的学生林大人讲,首辅心里也后悔,找个时机会把纪大人调回来。
&esp;&esp;然后便出了雁门关失守的事。
&esp;&esp;当时可谓满朝震惊。
&esp;&esp;而且发生的事,跟纪伯章奏章里的写得几乎一致。
&esp;&esp;一直沉寂的纪伯章并不理会之前的事,写信给周大人商议对策。
&esp;&esp;他本就对那边的事极为熟悉。
&esp;&esp;周大人整理好对策,便上书主动去处理雁门关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esp;&esp;纪霆心道,这么想来,他爹确实是那会活跃起来的。
&esp;&esp;皇上让他去因战乱流失人口的上县做事,大概率也是弥补当年没听他爹建议。
&esp;&esp;这甚至是个隐晦的致歉。
&esp;&esp;反正兵部等人是这么认为的,个个都很高兴。
&esp;&esp;也是,古代皇帝能低头,着实已经不错了。
&esp;&esp;可这里里面。
&esp;&esp;少了一个人。
&esp;&esp;程首辅。
&esp;&esp;纪霆跟程首辅接触不多,只知道他当首辅二十多年,先皇在的时候极为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