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还要忙着明年县试,也是两头跑。
&esp;&esp;即便如此,纪县令科举心得写出来的时候,他第一时间跑过去。
&esp;&esp;这种好东西!
&esp;&esp;大家都要看啊!
&esp;&esp;但只见那书册封面写着《科举心得童试篇》
&esp;&esp;没错,这东西分有三本。
&esp;&esp;接下来还有乡试篇,会试篇。
&esp;&esp;一本比一本贵,一本比一本干货多。
&esp;&esp;想要的话,就赶紧预定吧!
&esp;&esp;这三本里,只有童试篇现货买卖。
&esp;&esp;其他两本,尤其是会试篇,一本五十两银子,先预定,再售卖。
&esp;&esp;教谕幽幽道:“纪状元,您不去做奸商,真是可惜了。”
&esp;&esp;不过定价确实合理。
&esp;&esp;考童试的人最穷,价格就低。
&esp;&esp;当秀才的有些银钱,价格适中。
&esp;&esp;会试?
&esp;&esp;参加会试的人,都是举人老爷了,肯定要狠狠宰一笔。
&esp;&esp;也不对,不是宰,是求之不得买到状元心得。
&esp;&esp;毕竟这种机会,还是很少的。
&esp;&esp;当然了,这种事情,自然不用纪霆亲自出马,为了保持状元的“风度”,都是手下人的主意。
&esp;&esp;果然,消息刚一传出。
&esp;&esp;门北县这个还没正式开张的印刷作坊,就有了买卖。
&esp;&esp;整个朔州举人,全都拿着银子,让人过来预订。
&esp;&esp;因为会试还要再等三年,等个一年再交货,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esp;&esp;如此好的消息,就算大雪封路,也拦不住前来求书的秀才举人。
&esp;&esp;终于在年节前,把纪霆前段时间欠矿场的,欠大夫的,欠县学的,全都给还上了。
&esp;&esp;做完这些后,王县丞挺起腰杆:“大人年节里,肯定要忙了。”
&esp;&esp;纪霆笑:“排个顺序,本官挨个见客。”
&esp;&esp;王县丞,刘主簿,贺捕头笑。
&esp;&esp;大人开了个好头。
&esp;&esp;现在门北县那些真正的人物,必然要出现了。
&esp;&esp;他们还等着大人给台阶,他们好顺势上来,一起治理门北县。
&esp;&esp;现在纪大人告诉他们,没有你们,他照样能成事。
&esp;&esp;大人证明,他有这个能力。
&esp;&esp;他也没有私心。
&esp;&esp;那些人要是还躲在暗处,就是不知好歹了。
&esp;&esp;门北县几个大姓人家,很快出现在衙门里,对纪霆这个年纪轻轻的县令很是客气。
&esp;&esp;等他们出了县衙,互相看看。
&esp;&esp;这次来的县令,竟然不是草包。
&esp;&esp;但是想要恢复本地的生机,可不是一个印刷作坊可以完成的。
&esp;&esp;搞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esp;&esp;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esp;&esp;“上等的种子。”纪霆把信件递给差役,让他送到州城,请朔州知州帮帮忙,介绍一些靠谱的粮商过来。
&esp;&esp;纪霆才不怕欠人情。
&esp;&esp;有关系就要用,有人脉就要使。
&esp;&esp;只要能弄来好东西就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