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纪霆笑了笑,跟王县丞他们还在街上走了走。
&esp;&esp;京城的腊月还是很热闹的。
&esp;&esp;更因为大家都放假了,街上人更多。
&esp;&esp;门北县则格外冷清。
&esp;&esp;按理说一个上县不该如此。
&esp;&esp;“过完年再说吧。”
&esp;&esp;衙门腊月二十六放冬假,一直到正月二十六再开门。
&esp;&esp;开门头一件事,便是忙今年,也就是宝泽十三年童试。
&esp;&esp;虽然对本地教育水平没什么信心,但该忙还是要忙的。
&esp;&esp;自己考试,跟看别人考试还是不一样。
&esp;&esp;考试之前,纪霆的科举心得童试篇,卖得更火爆。
&esp;&esp;隔壁好几个县的书铺老板,都是拉着车来买。
&esp;&esp;本地更是如此。
&esp;&esp;能在这种穷地方读书的,家里条件都不会太差。
&esp;&esp;教谕乐见其成,只是账目做得一塌糊涂。
&esp;&esp;好在有刘主簿在,再加上纪阳,账目总算合格。
&esp;&esp;纪霆跟王县丞埋头设计本地的水渠。
&esp;&esp;最好是,改动的地方最少,但用处最大。
&esp;&esp;王县丞原本还说,这项事情很难,需要专业人士。
&esp;&esp;“我会一点。”纪霆笑,“在外祖家住的时候,学了一两年。”
&esp;&esp;纪霆外祖是卓侍郎。
&esp;&esp;有名的治水世家!
&esp;&esp;再想到卓侍郎给他写信,让他来做纪大人副手时说的话,不由感叹:“你跟外祖感情可真好。”
&esp;&esp;连这样压箱底的本事都教。
&esp;&esp;不过也是,卓家没什么出众的人才。
&esp;&esp;肉眼可见的,到卓侍郎儿子这里就大不行了。
&esp;&esp;那把这手本事给真正的天才,似乎也没问题。
&esp;&esp;纪霆亲自动手,把门北县下二十二个村庄镇子,所有水源做了标注。
&esp;&esp;再计算人力物力,分配好人手。
&esp;&esp;等到天气一回暖,土地冻得没那么结实,就开始行动。
&esp;&esp;今年门北县的民力,全都用在水源,以及慈幼院建设上面。
&esp;&esp;一般来说,给自家村子修水渠,就算不说是劳役,大家也愿意做。
&esp;&esp;如今两
&esp;&esp;项并一项,都不用过多动员,更不会跟官府对着干。
&esp;&esp;先恢复百姓对官府的信任,尤为重要。
&esp;&esp;过年几日,青安母亲带着青文弟弟来了衙门厨房,做了顿丰盛的年夜饭。
&esp;&esp;众人吃罢,这年也算过了。
&esp;&esp;听说下面各村反而比县城热闹,朔州一带都有年节听戏的习惯,他们村村都有戏台。
&esp;&esp;别管大戏班小戏班,反正都能唱。
&esp;&esp;县城却空空荡荡的。
&esp;&esp;估计要等到开春之后才会好。
&esp;&esp;等过了正月十五,再到正月二十五。
&esp;&esp;门北县的冷空气才少了些。
&esp;&esp;即便如此,大家依旧还要穿厚衣裳。
&esp;&esp;纪霆他们就要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