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剩下三个孩子,贺捕头也没放弃,继续带人去找。
&esp;&esp;新化肥作坊那边只好安排书吏去守。
&esp;&esp;王县丞则在检查新来的锅炉,方方面面上上下下都看了一遍,再让运送锅炉的伙计烧个三四天。
&esp;&esp;确定一切都没问题,那伙计还道:“我们那做的炉子,铁器都炼得,何况这些矿料。”
&esp;&esp;“放心吧。”
&esp;&esp;王县丞好几日没怎么合眼,现在作坊最重要的事情终于完成,他也能放心了。
&esp;&esp;剩下的,就是等纪县令从州城回来,新作坊就能开起来。
&esp;&esp;虽说纪大人说不用等他,能开就开,但这种事,还等等比较好。
&esp;&esp;大事完成,王县丞终于能回去睡一觉了。
&esp;&esp;其实他还有点兴奋。
&esp;&esp;做了这么多年县丞,以前都是在钩心斗角,养成他沉稳的性子。
&esp;&esp;现在不是了,他们如今做的事,都是正儿八经造福百姓的,感觉自然不一样。
&esp;&esp;王县丞回去的时候,正好碰到回来的纪阳阳少爷。
&esp;&esp;前段时间,纪阳听人说,隔壁县有个怪才,写了本游记让人津津乐道。
&esp;&esp;听说这件事后,纪阳便心里痒痒,他一是想看,二是想买回来,印成书售卖。
&esp;&esp;他们印刷作坊应该有点新书的。
&esp;&esp;那游记只要写得好,根本不愁卖。
&esp;&esp;那会儿衙门事情还不算多,他便出发了。
&esp;&esp;只是没想到,那怪才确实奇怪,好说歹说才同意卖给他。
&esp;&esp;甚至还是看在他三哥哥纪霆的份上。
&esp;&esp;说纪霆是个好官,故而愿意给他。
&esp;&esp;不管怎么样,总算买到了。
&esp;&esp;纪阳说了几句,见王县丞实在疲惫,就让他赶紧回去睡吧,自己去印刷作坊看看。
&esp;&esp;等他从印刷作坊出来,纪阳临时起意,对身边仆从道:“走吧,再去新化肥作坊瞧瞧。”
&esp;&esp;因为那怪才愿意给他写的游记。
&esp;&esp;就是因为化肥的好处。
&esp;&esp;怪才说他去过很多地方,很多百姓只求一口吃的。
&esp;&esp;纪县令这样为百姓着想的好官,他非常喜欢。
&esp;&esp;其中就提到肥料的事。
&esp;&esp;纪阳去新化肥作坊的时候,还问了句:“这里的人怎么这样少。”
&esp;&esp;知道城北丢小孩的事之后,纪阳叹口气。
&esp;&esp;确实,还是找孩子重要。
&esp;&esp;走进里面,纪阳似乎听到什么怪异声音,像是在凿东西的动静。
&esp;&esp;等他走过去的时候,旁边就有几个躺那睡觉的伙计。
&esp;&esp;这伙计就是押送锅炉的人,
&esp;&esp;在这休息一晚,明日就回去了。
&esp;&esp;纪阳看他们辛苦,让人买了饭菜回来,又让他们去屋子里睡。
&esp;&esp;其中一个伙计手抖了下,忙道:“没事,我们也习惯了,反正凑合一晚上。”
&esp;&esp;另一个赶紧道:“对啊,你们这人少,我们帮忙守着吧。”
&esp;&esp;“多谢阳少爷的饭菜。”
&esp;&esp;纪阳见他们坚持,就没再多说。
&esp;&esp;第二日,他们果然如约离开。
&esp;&esp;城北的孩子也都找回来了。
&esp;&esp;贺捕头在山上捉住那伙拍花子的人,总算松了一大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