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顶点文学>1980巴山猎耕记 > 第572节(第2页)

第572节(第2页)

&esp;&esp;隔天早上,两人一大早赶来,跟陈安一起前往县城,中午的时候抵达巴食火锅店,此时正是中午用餐高峰,店里很是热闹。

&esp;&esp;这两年经营下来,巴食火锅店在县城里,也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客似云来,很是红火。

&esp;&esp;陈安领着宏山和甄应全直接去了后院,让冯学恩叫服务员在后院架起火锅,同冯祥中、冯学恩两人一起边吃边聊,更多的是在说火锅店的经营情况,得知陈安他们要去存钱,冯学恩干脆搬来账本,拨着算盘,将这几个月的账算了一下。

&esp;&esp;花了大半个小时算清楚,宏山和甄应全听得咂舌,居然只是半年的时间,除去一应开销,火锅店的盈利,刨除分给冯学恩的四成,陈安这里居然又有了差不多两万的进账。

&esp;&esp;三四块钱就能吃一顿很丰盛的火锅的念头,半年纯入两万,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了,话又说回来,来店里吃火锅的,大都是做生意的人,是赚到钱的主,很是舍得花销。

&esp;&esp;等到店里客流高峰过了,几人把车里的东西卸了,放进仓房,陈安用袋子装了分到的钱,又叫上宏山和甄应全把汇款给取出来,然后将钱存进银行。

&esp;&esp;到这個时候,陈安的存款额,已经达到五十万。

&esp;&esp;各种捆绑在商品上的如同枷锁一般的票证的作用,在不断弱化,事实上,除了一些特定的商品,其余很多东西,已经完全能通过钱币直接交易了。

&esp;&esp;事情办完,陈安去了一趟派出所,跟骆祥文打了招呼,晚上到火锅店里聚一下,说说畜牧场的事儿。

&esp;&esp;从派出所出来,三人在街上闲逛。

&esp;&esp;去汉中的时候,已经买了不少需要的东西回来,现在倒也没什么要购买的,只是陈安路过一个卖收音机、录音机、电子手表的商店时,挑选了一些磁带。

&esp;&esp;宏山和甄应全兴起,也一人买了一台录音机和一大堆磁带,花了四十多块钱。

&esp;&esp;然后,三人一起去了冯学恩的老宅,闲着没事,在那儿听了一下午的歌。

&esp;&esp;见录音机一响,放到《龙的传人》、《哪里不平哪里有我》等歌曲的时候,陈安居然随口就能哼唱,宏山和甄应全惊为天人,他们哪里知道,这些歌,上辈子陈安就已经听得很熟了。

&esp;&esp;卡着时间,估摸着骆祥文快下班了,陈安再次前往巴食火锅店,特意让冯学恩紧着好酒好菜上了一桌,还是安排在清净的后院。

&esp;&esp;等了没多长时间,骆祥文领着一个身着便服的中年到了店里。

&esp;&esp;陈安早早在门口等着,一碰面,骆祥文就冲着陈安小声介绍彼此:“这位是武装部部长,姓李,我叫他李叔。李叔,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兄弟伙,叫陈安。”

&esp;&esp;陈安和骆祥文以兄弟伙相称,也自然而然地跟着叫了一声:“李叔!”

&esp;&esp;中年上下扫视着陈安,笑道:“在县城都没少听闻你的名字,也算是年轻有为。”

&esp;&esp;“李叔说笑了,我没得啥子见识,纯粹是瞎折腾…快快快,酒菜已经准备好了,快请入座!”

&esp;&esp;陈安招呼着两人朝后院走去。

&esp;&esp;他没想到,骆祥文居然将要找的正主直接领来了。

&esp;&esp;初次碰面,李叔给陈安的感觉平易近人又不失威严。

&esp;&esp;饭桌上,推杯换盏,骆祥文说着和陈安的结识过程,以及陈安的种种过往,也在说着李叔以前当兵时的英雄事迹,他可是从老山前线负伤后退回来立了大功,资历更深,是在陈安眼里真正的大人物了。

&esp;&esp;骆祥文这中间人做得极好,让彼此双方从没冷场,很快就变得熟络起来。

&esp;&esp;酒足饭饱,骆祥文将话题转到了陈安想要承包畜牧场的事情上来。

&esp;&esp;李叔对陈安还是很认可的,说了这其中的关系:“按照之前的计划,那个小畜牧场,是准备重新栽上树木的,只留那么三两个人,在那里看护那些树苗。都是经历过前几年那场洪灾的,说到这问题,林学家在谈到洪水和水土保持的关系时,一直都十分强调森林的作用。

&esp;&esp;这些年,森林资源面积一直在不断减少。

&esp;&esp;五六十年代,十多万人的森工队伍开进深山,打碎了森林的千古幽梦。无数参天大树,被变成国家急需的铁路枕木、矿井棚架、炼钢的木炭,麻烦也随之而来,林区塌方、山洪越来越多。

&esp;&esp;很多人从记事起就上山开荒,头年冬春放倒树木,晾晒一年,搬走木材后,再一把火烧光杂草和树根,清理掉土层里的石块。但新开的荒地,产量往往只能维持个两三年。

&esp;&esp;雨水多的年份还必须休耕,因为每逢雨季,在一半土地坡度大的田地里的“泥汤汤”会不断溢出,水土流失严重。

&esp;&esp;蜀地是一个相对凹陷的汇水盆地,地势西高东低。盆地边缘山地和川南山地,山高坡陡,大暴雨到达地面,在重力作用下,地表径流迅速汇集到河谷中,极易造成洪灾。

&esp;&esp;那个小小的畜牧场,紧挨着河道,一整个山坳,百多两百亩地,这些年下来,地里边几乎长不了啥子咯,所养的牲口也有限,都没得办法维持运转,是亏着的,还不如种上树木,把水土护一哈,也算是响应防洪的号召。”

&esp;&esp;顿了一下,他接着问道:“那种地方在我看来,没得啥子发展前途。你是啷个想的,要去承包那片地方?”

&esp;&esp;陈安略微想了想,觉得既然武装部有这样的安排,想着去弄成黄羊养殖场,继续种那些地,是违背他们计划的,他觉得,想要承包下来,还得顺着来。

&esp;&esp;不就是种树嘛!

&esp;&esp;他冲着李叔笑了笑:“我承包那片地方,也不一定非要养牲口,其实还考虑过搞药材种植。在我们这边,金银花、厚朴、杜仲都是很不错的药材。我之前听说,准备在那地方种上水青冈树,但在我看来,青冈树只能成为建材,需要不少年才行,相比起来,金银花、厚朴、杜仲更有经济效益。

&esp;&esp;这并不违背武装部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的初衷,这些药材,比如杜仲、厚朴,也都是能长成大树的,金银花密植,保持水土的能力也不弱…”

&esp;&esp;这话出口,李叔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你娃儿倒是挺懂得变通,想法也很好,这么说起来,确实比种成普通林木有意思…倒也不是不能包。

&esp;&esp;重新种植、管护,需要不小的投入,也需要不少时间,本就还要安排人去打理发工资,费时费力还费钱,都是挺麻烦的事情。

&esp;&esp;这样,也不要提啥子承不承包咯,那畜牧场就交给你打理,但是你说的树木种苗,得伱自己来搞定,我们就掺和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你自负盈亏,我们不投入,也不找你要啥子。”

&esp;&esp;这让陈安心里一喜,起身提了酒瓶,给李叔满上:“那我就先谢谢李叔咯!”

&esp;&esp;之前还想着,畜牧场那片地儿,承包到手里,怕是每年得付出一笔钱才行,却没想到,直接就落入自己的手里,不用承包费。

&esp;&esp;李叔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笑道:“你可要把那片地儿管好了,以后是会检查嘞!”

&esp;&esp;陈安拍着胸脯保证:“肯定管好!”

&esp;&esp;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我在来县城之前,还专门去看了畜牧场那些地,大部分如您所说,都已经长不起庄稼咯,但其中还是有那么二十来亩,地比较平整,算是山里边的好地了,还有就是那些设施,也不能浪费了撒,我准备把它改造成一个养猪场,那点地也种起来…当然,您要是不同意,就不搞了。”

&esp;&esp;李叔摆摆手:“大面积种树就行,其余的只是些小事,无所谓,你明天早上过来,我给你开批文!”

&esp;&esp;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一句话的事儿。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