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陈落说:“我明白的。”老太太心里可能觉得老伴凶多吉少,但仍然不想放弃任何一丝可能。
&esp;&esp;“闺女,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委屈你了。”
&esp;&esp;陈落红着眼圈,握紧了老太太苍老的手。
&esp;&esp;老太太的女儿陪着陈落下去做了检测,下楼的过程中,她给陈落讲她爸妈以前都是们是一个村的,她爸去当兵以前,两人就互相有意思,后来她爸当兵后有一年探亲,两人就结婚了。老太太一直都是乐呵呵的,老爷子很严肃,但对老太太一直特别好,家务活都抢着干。陈落就想起第一次见到老太太时,脸庞圆圆的很爱笑,当时她还对老伴的病情非常乐观,短短几天,她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esp;&esp;陈落检测完,有两个指标不符,第一个是献血者女性要求在45公斤以上,陈落连衣服带鞋才45公斤,差一点。这个倒是好办,这两天多吃一些,应该可以补上去。
&esp;&esp;第二个是陈落检查出来贫血,陈落的指标105gl,献血要求必须大于115gl,因为贫血者的血液对病人也不好,血红蛋白和红细胞都偏低,有时候还会延误病人的治疗。医生建议陈落先补血,多吃猪肝菠菜等一些含铁高的食物,一个月就能补上去。
&esp;&esp;陈落觉得心里一沉,一个月,老爷子不知道是否还能坚持1个月。
&esp;&esp;陈落没有去看旁边老太太的女儿的表情,想必也是失望加绝望。沉默了一分钟,女人还是忍着失望对陈落说:“你能愿意帮忙我们已经很感谢了,这个结果也没办法,谢谢。”
&esp;&esp;老太太的女儿可能这几天的打击太多了,有点承受不住了,陈落这个事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她和陈落走到一个没人的角落时突然开始抽泣起来。
&esp;&esp;陈落默默地站在她身边,给她递去纸巾。
&esp;&esp;陈落听见她哭着说:“当时,我真不应该送我爸去住院,我怎么这么蠢啊,如果我爸在家里休养,根本就不会这样!都怪我!都怪我——”
&esp;&esp;陈落听着她的哭声,感觉语言是那么无力,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轻轻拍了拍女人的背,想了半天说了一句:“很多事情都是没法预计的,在家里也不一定就不生病。你也是想让你爸爸快点好,别太自责。”
&esp;&esp;女人哭着说:“我爸身体那么好,都没生过什么病,你说我当初怎么想的啊,今年冬天传染病这么多,我还把他送到医院让他住院,是我害死了我爸,是我,都是我的错,是我害了我爸——”
&esp;&esp;陈落说:“那谁又能想到呢?不是你害的,你千万别这么想,你这么想你爸也会难过的,他不会怪你的。”
&esp;&esp;陈落最后加了一句:“这都一个人的命吧。“其实陈落是很不信命的,以前她也从不这么说话,但为了安慰这个女人,自责和后悔已经快把她压垮了,似乎除了这句话,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esp;&esp;女人又哭了一会,直到陈落鼓励她要为了老太太坚强起来,她才缓缓地止住了哭声。
&esp;&esp;等她彻底平静了,两个人默默的回到icu门口,陈落对老太太的女儿说,“你先过去吧,我到外面转转。”
&esp;&esp;陈落知道她们一家都是很通情达理的,但她总觉得很内疚。
&esp;&esp;陈落有些不敢面对老太太的眼神,所以她打算出去转转。虽然她即使能献血也就是400毫升,一天的量都不够,但感觉就像打游戏里给人加血条,是在给人续命。
&esp;&esp;陈落第一次体会到,原来帮不到人会如此内疚。
&esp;&esp;陈落走出医院,觉得身上很冷,站在路上,看着冬日的暖阳,想从中汲取一点温暖。
&esp;&esp;晒了一会冬天的太阳后,她走进了旁边的药店,询问店员有没有治疗贫血的药物。
&esp;&esp;食疗太慢了,吃点药物补充,说不定能快一点,说不定还能赶上。
&esp;&esp;陈落是一个做什么都要尽全力的人,差一点都不行。她就觉得我必须要尽全力,只要尽力了我就没有遗憾,至于结果如何,那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esp;&esp;在店员的建议下,陈落买了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国产补血补铁的药剂。
&esp;&esp;陈落拎着药回来,本能的往离老太太远一点的位置走过去,没想到老太太叫住了她。
&esp;&esp;陈落被叫住坐在了老太太旁边。老太太温和的说,“闺女,你别难过,没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你也得好好注意自己的身体,年轻轻的,可别不当回事。”
&esp;&esp;陈落红着眼睛,点点头。没说什么。
&esp;&esp;解释?安慰?道歉?感觉都没必要说,此刻说什么都很苍白无力。
&esp;&esp;他们需要的只有血液,说什么都帮不了他们。
&esp;&esp;可是这个是最难的,连金钱都买不到。
&esp;&esp;难怪有那句话:能花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儿。
&esp;&esp;陈落理解老人一家的绝望。偶尔一次输血,医院可以给你解决,但是15床的老人现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每天除了输血外,医生说其实最好的还是要输血浆还有血小板。
&esp;&esp;这对于他们来说,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esp;&esp;血液不一定能续命,但输血肯定比不输好。
&esp;&esp;想让亲人活下来,怎么那么多坎呢。一个难关接着另一个难关。
&esp;&esp;12月22日
&esp;&esp;再过几天就到元旦了,陈落很希望18床能在元旦前出院,这样她也可以好好回家休息休息,和大闺女一起跨年。
&esp;&esp;目前看来胜利在望。
&esp;&esp;18床开始可以自己进食了。中午送进去的蔬菜粥喝了一半,朱阿姨看着护士拿出来的半份粥,喜滋滋的。
&esp;&esp;下午三点朱阿姨进去探望,探望完说女儿开始说话了,虽然有点费劲,估计是插管时喉咙有点受伤,但是也能勉强表达意思了,主要表达一个意思就是想出院。
&esp;&esp;医生说还得观察两三天,让朱阿姨现在可以开始联系转院或者转到这家医院的普通病房。
&esp;&esp;朱阿姨高高兴兴的跟陈落说:“明天周末,我女婿过来,我早上9点过来,你就可以回去休息了,明天晚上也不用过来值班,让我女婿在这里守着,你周日下午6点过来就行,我少付你一天半的钱,你看行不?”
&esp;&esp;陈落没想到能休息那么久,开心的说:“好呀好呀,没问题,谢谢你了,朱阿姨。”
&esp;&esp;陈落想,今天晚上要跟女儿好好聊聊,看看她这两天想吃什么,自己再刷刷做饭视频,好好学习一下。
&esp;&esp;icu和住院部不同,探视的人不多,毕竟也见不到病人,来的人最多是看看家属,所以来的人不多,尤其这里还有不少病人是外县或者附近小城市送来的。
&esp;&esp;这里探视人员最多的就是3床了。
&esp;&esp;3床的老人是本地人,家里亲戚也多,朋友也多。
&esp;&esp;陈落发现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人来医院探望3床,有些只露过一次面,有的则是经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