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尤其是兵部。
&esp;&esp;行兵打仗,先行粮草,再行计谋,粮食大魏不缺了,可战策还没有搞定啊。
&esp;&esp;如今兵部连夜书写战策,做好了最坏和最好的打算,推演战局。
&esp;&esp;七十万大军会如何出手,又会如何进攻,有可能会发生什么,没可能会发生什么,都要统统写进去,然后开始细细计算。
&esp;&esp;保证不管发生任何情况,大魏都必须要有应策之法。
&esp;&esp;这就是兵部的作用。
&esp;&esp;可蛮族不给时间,准确点来说,给的时间完全不够啊。
&esp;&esp;所以,这一战,压力最大的就是兵部。
&esp;&esp;而其余人虽然没有兵部压力大,但也知道此战意味着什么。
&esp;&esp;他们不奢求能大胜,只求平手即可。
&esp;&esp;因为大魏现在不能真正的全面战争,一但全面战争,麻烦极多。
&esp;&esp;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
&esp;&esp;许清宵,竟然一个照面,就将蛮族七十万大军给灭了,这简直是神迹啊。
&esp;&esp;“老夫就说,为何守仁隐而不发,原来,他是想要一举歼灭蛮族大军啊。”
&esp;&esp;安国公的声音响起了。
&esp;&esp;他攥紧着拳头,望着朝堂上空的天远镜,眼神当中满是激动,热血沸腾。
&esp;&esp;一口气歼灭七十万蛮族大军,身为国公,他如何不喜?又如何不热血沸腾啊。
&esp;&esp;同时,在这一刻,他也彻底明白,许清宵之前到底在做什么了。
&esp;&esp;大魏早就知道蛮族要入侵的事情。
&esp;&esp;但没有选择防备,反而是任其入侵,一开始安国公认为许清宵这是想要瓮中捉鳖。
&esp;&esp;只不过他觉得有些不妥,可许清宵却执意如此,他也没有办法。
&esp;&esp;现在,他彻底明白,许清宵的想法是什么了。
&esp;&esp;这不是瓮中捉鳖,这是诱敌深入,一网打尽啊。
&esp;&esp;的确。
&esp;&esp;蛮族突袭过来,屠戮数十万手无寸铁的百姓,这是血仇。
&esp;&esp;可对比七十万蛮族大军来说,这个牺牲值得了。
&esp;&esp;七十万蛮族大军啊。
&esp;&esp;可以屠杀多少百姓?
&esp;&esp;当年,蛮族入侵,也有一城百姓持刀搏杀,已无生路的情况下,选择了最刚烈的办法。
&esp;&esp;可结果呢?
&esp;&esp;一城被屠完,蛮族将士死伤不超过百人,而且大部分是伤着了,真正死的没有几个。
&esp;&esp;将士是将士。
&esp;&esp;百姓是百姓。
&esp;&esp;两者之间,相差太大了,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
&esp;&esp;自然而然,这一次的牺牲,是值得的。
&esp;&esp;如果能不牺牲,那自然最好。
&esp;&esp;可战争怎可能不牺牲?
&esp;&esp;而且,安国公也彻底明白,许清宵为何不提前部署的原因了。
&esp;&esp;如果许清宵提前部署好,蛮族必然心生警觉,他们想入侵大魏,但不希望自己处于一个危险地带。
&esp;&esp;毕竟别看初元王朝和突邪王朝鼎力相助,可一旦自己没有了任何价值,这两大王朝只怕会在第一时间灭掉蛮族。
&esp;&esp;沦为弃子。
&esp;&esp;而对蛮族而言,什么才是价值?
&esp;&esp;骁勇善战的百万将士,就是蛮族最大的价值。
&esp;&esp;为什么初元王朝和突邪王朝会给这么多资源?说来说去,不就是看中蛮族的善战?
&esp;&esp;自然而然,如果蛮族发现大魏有所提防,就一定会猜到怀宁亲王被策反了。
&esp;&esp;即便是初元王朝和突邪王朝逼迫蛮族出战,蛮族也一定会选择出工不出力的方式。
&esp;&esp;派万大军。
&esp;&esp;那个时候,你诱骗敌人入内,蛮族不会蠢到直接相信。
&esp;&esp;即便你让二十座城,只怕蛮族更加会怀疑。
&esp;&esp;说直接一点,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