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一般成年後称呼表字,所以这小子十几岁以後就叫李华了?
折腾了这麽久,还是没逃过叫李华的命运啊,好惨一太子!】
【啊哈哈哈哈哈,李华这是什麽好命啊,从来不用自己写信,而且生下来就是二凤家太子?】
【为什麽同样叫李华,我从小总挨同学打,这个李华却能当太子!
同名不同命?羡慕嫉妒恨呜呜呜】
【如果他以後成功当皇帝,表字就不会流传下来,自古皇帝都是直呼其名,不记录其表字。】
【这麽一说,我突然有点希望他顺利继位了!
可怜的娃子。为了不叫李华,你要拼命努力好好当太子!
不然你一辈子都得叫李华了好恐怖!】
反正李世民觉得“华”这个字挺好,很适合他的盛唐,因此坚决不打算改。
沈月等现代打工人也毫无办法,只能无语点头表示“对对对老板你说得对”。
然後就给未来的李华打疫苗。
反正不管是公主还是太子,这顿屁股针是必须挨的!
欺负小孩的时候到了,就连二凤和长孙皇後都在旁边笑得十分开心。
“弟弟不哭哦,不哭乖点才有糖吃!”
小公主已经三岁了,长得越来越漂亮,像个可爱的团子。
在现代幼教的教导下,懂礼貌又乖巧,十分惹人喜爱,因此收获了一衆“妈妈粉”。
大唐喜得太子,一衆胡国很懂得如何讨好,纷纷给太子和公主送礼物。
而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李世民和温玉萍成功让各个胡国都用上了唐币。
胡国之间的交易,也开始使用唐币。
毕竟大家互相交易时,用黄金或以物易物都难以衡量价值,而唐币的价值稳定。
于是这几年,胡人以及各个国家的贵族皇室持有唐币的越来越多。就连丝绸之路最会做生意的阿拉伯人,也在不断向外推行交易使用唐币。
因此,现在整个泛亚洲圈,跨国交易都在稳定使用唐币和飞钱。
此时,温玉萍就知道,大唐贸易战的机会来了。
“老板,你选个国家先试试手呗!
看哪个国家不顺眼,咱就用贸易战对付他!”
经济战,李世民期待好久了。选来选去,他盯上了最难打的吐蕃。
“这地方地势实在太高,我大唐兵马很难适应那里的气候,最好能减少战争损耗。”
对此,温玉萍表示他们打工人办事靠谱。
“不过陛下,我们应该用个什麽理由好呢?”
李世民想来想去,很快就让人以天可汗之名给吐蕃国赞普下达旨意:
一来是吐蕃人经常骚扰丝绸之路上的商队,李世民要求他们不管是唐人还是胡人,不许再抢劫商队;
第二,听闻吐蕃宗教祭祀用婴儿的头骨和少女人皮制鼓。天可汗听闻後于心不忍,要求吐蕃废除这些宗教仪式。
【这两个理由找得可真是太好了!
我第一次知道那些鼓是用少女背上的皮做的,简直惊呆了啊!
而且是给少女喂食大量烟土使其産生幻觉,然後取皮,过程中少女不会立即死亡,使得皮肤保持新鲜[1]】
【上个世纪,西藏是直接从农奴制社会跨入现代社会的!
知道什麽叫锁骨吗?以前农奴会被锁住骨头。】
【我去那边的博物馆参观,看完之後整个人阴郁了好几天!
他们那边古代建镇楼,会把童男童女放入其中,两人所生婴儿直接埋在塔底镇楼!】
【所以还是早点打下来,也算是提前解放农奴了。
二凤大大治理,总不会比他们自己人搞得更差!】
这个理由师出有名,而且周围的国家早就受够吐蕃了,听完纷纷叫好。
尤其是经商的阿拉伯人,恨不得资助大唐军队,帮着早点灭了吐蕃。
吐蕃赞普听後直接拒绝,并且扬言不怕大唐军队来打。
毕竟吐蕃一族能征善战,而且他们判断,大唐也不能拿他们怎样。
倚仗地势地貌,大唐不可能打的下整个吐蕃,除非大唐举国兴兵,像隋炀帝那样。
不过这一次,出乎所有番邦国家意料的是,大唐居然没有出兵,只是看似随意地下了一道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