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时候刚刚开国,真的是要啥没啥,日子紧巴巴的。
再加上当年大臣们的批评和劝诫,他最终还是遗憾没去成泰山。
【现在时代不同了,此时的大唐还是挺有钱的。
不过就是吧,凌烟阁臣子多起来就不值钱了,同样,时间长了吧,封禅泰山的皇帝多起来,泰山也不值钱了。】
【秦皇汉武去封禅,那人家应该去;李治去,毕竟主要是帮他爹封一下,勉强算可以。
但是李隆基去泰山封禅是怎麽回事啊?】
【而且据说他的规格还超过历代皇帝,队伍绵延百里!
呸!咋着,是觉得自己超过历代皇帝的功绩了是吧?
啊确实,亡国这方面他倒是第一名!】
李世民:………朕的泰山脏了啊!
好端端的,你去泰山干嘛?让後人嘲笑吗?
光是想想这事情,李世民都觉得扫兴,但最後觉得这不能怪泰山,还是李隆基的缘故。
他再重新去封禅一次,泰山的价值不就又回来了吗!
而且泰山也能重新冰清玉洁起来!
想到这里,李世民才又高兴起来,于是就要拉着自己的老婆一起去!
从古至今,五位封禅泰山的皇帝,唯独只有李治带了武则天一起去,其他的都是单独去的。
因此,等到李世民提议让自家皇後参与到封禅仪式中时,大家倒是没人反对,但就是又被狠狠拍了一波狗粮。
行行行,你是太宗皇帝,你和你老婆关系好,你爱咋咋。
我们这群路过的狗就不掺和了。
不过一路上,李世民依然要求尽力节俭,绝对不会像李隆基那样搞得声势浩大,浪费人力物力。
在行路途中,有些时候他还会突然闲不住自己,然後就抢过禁军的马匹。
在衆人一言难尽的瞪眼时,他就带着几个亲卫跑到农庄农田附近,询问当地百姓今年的收成如何,各家各户过得怎麽样,有没有什麽冤案,或者被当地官府豪强欺压的情况。
一路上路过地方的官员皆是压力倍增,汗流浃背了。
但百姓得知当今天子出行路过,皆是敲锣打鼓,十里相送,争相想要目睹天子圣颜。
如今的百姓经历过战乱,也经历过前两任皇帝时期,那时苛政遍地,到处收税。
家中有人要被拉去服徭役,甚至饿得连粮食都没有。因此这五六年来的好日子,印象就格外好了。
多亏这位新帝王励精图治,减免徭役赋税啊!
甚至有富饶地方的教化如同当年贞观年间一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百姓们提起如今的陛下,当然是心中既感恩又骄傲。
这是他们大唐的天子,是让外来胡人都要乖巧臣服的天可汗,是一个对百姓仁义仁慈的君主。
他们能生活在这样的大唐之下,真是太幸运了!
李世民瞧着这一路百姓,已不再是几年前战乱时的样子,家中都有了粮食,而且还有了馀粮。
如今能有这样的光景,比他贞观当年还要好许多。
这样的大唐才是他真正想要实现的大唐啊!
因此等到了泰山之时,他心中带着豪情万丈,既喜悦又澎湃。
带着朝中文武重臣,还有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妻子,李世民亲自拉着妻子的手,一步一步地走上泰山之巅,朝着天空跪拜祭祀。
这一次,除了李倓之外,李世民便命人在泰山的石碑上刻下了自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终于弥补了曾经未能封禅的遗憾。
当年的唐太宗李世民,至此总算是如愿了。
“令数百年後读我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岂惟称隆周丶炎汉及建武丶永平故事而已哉[1]
如今回首,无论是当年亦或是现在,朕总是做到了。”
站在泰山顶上,看着远处东边一轮红日,再往远处是云海翻腾,还有无穷无尽的田地以及望不到边的海平面。
李世民拉着长孙皇後的手,爽朗洒脱地笑着说道。
【是呀,二凤大大你做到了!
若论文治,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皇帝都比不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