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陈言说的,他们还是朋友。
说是这麽说,姜纪并没觉得他们的朋友关系会维系很久,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比如距离比如时间,况且她原本便没和他到特别熟的地步。
之後两年,他们却真的算联系频繁。
临大和京大,地图上一个在南一个偏北,但一个学期,陈言总会莫名出现在她面前几次。
有时是学校活动,有时是他自己有别的安排。
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上大学後第一次见他,也是姜纪来临川後度过的第一个十二月份。
当时她在教室听英语听力,收到陈言的消息,他说自己现在在临川,问她有没有时间晚上一起见面吃个饭。
姜纪有些意外,摘掉耳机,看了眼时间,刚下午三点,她回复说好。
没来得及问些别的,他说那到时候联系。
想着他估计有事要忙,她便没再继续对话。
等姜纪从大串英文阅读中解脱,看向表的时候,已经七点半了。
脑子瞬间清醒过来,拿起手机,顾不得看消息,背起书包往外走。
电话接通很快,她脱口而出对不起。
“我没注意,不小心过点了,我现在往校门口赶,你在哪儿呢?”
“不要紧,你慢慢来,我没什麽事的。”
自习这栋教学楼离大门很近,教室又在一楼,没两分钟姜纪就到大门口。
“那你有什麽想吃的?有些比较火的店要提前排队,我们先商量一下,好直接往那边赶。”她围两圈围巾,往前走的时候注意到不远处站了个正在打电话的人,“陈言?你是在我们学校门口吗?”
那边嗯了声,“看到我了?”
姜纪步子快起来,刚开始小跑着,越到他跟前,反而越慢下来。
她的身影背光,却像倾泻而来的颜料。
看清楚眼前人,姜纪反应了下才开口:“你怎麽直接来了?”
陈言示意她看手机,“我给你发消息了。”
姜纪这才仔细看了看聊天界面他发来的两条消息,她拍了拍脑袋,说:“不好意思啊,我没看到,我发现过了点就直接给你打电话了。”
陈言笑说没事,“走吧,想好吃什麽了吗?”
“我来决定?”
“初来乍到,我的确不太了解临川。”
姜纪摸了下脸,“其实我也不太了解。”
她刚来半年,平时不怎麽出去玩,吃过的餐厅屈指可数。
“那就随便转转。”
走了两步,陈言问她需不需要帮忙背包。
姜纪婉拒,扯了扯脖颈的布料,说不重。
多看了两眼,陈言说:“我记得高中的时候,你有一条红色的围巾,经常戴着。”
“有经常吗?特别冷的时候会戴。”
“我见过的次数比较多。”
姜纪调侃自己,“可能有点扎眼,所以你记得深刻。”
陈言摇头,“皮肤白的话,亮色会很衬人,比如你。”
姜纪笑了笑,“那我接受你这句夸奖,谢谢。”
最後他们去了家新开的烤肉店,理由是开业大酬宾,双人餐八折优惠。
饭桌上,大多是陈言服务,姜纪负责陪聊以及挑起话题。
闲谈中,她知道他这次是跟着老师的研究课题组来参加交流会,地点在另一所临川本地大学内,交流会合作的大学不少,是以她顺便问了句:“会有临大吗?”
“当然。”
回答出乎意料的干脆。
姜纪擡头看他。
陈言问:“来临川这段时间过得好吗?”
“还行。”
不痛不痒,不咸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