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不知道想想办法?”麦克擡高声音,“我雇佣你难道是为了让你给我提出问题?”
“很难的,老板。我已经找遍了几家大型银行和交易平台,问了几个熟识的金属贸易商和对冲基金,他们给我的答复都一样。”面对麦克的质问,对方语速很快,语气焦急,“钯金的实货合约目前几乎不对外流通,尤其是现在这个时点,没有人想把自己手上的筹码让出去。”
“那就再问,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麦克靠在椅背上,指了指办公桌上的电话,“给几家持仓最多的机构打电话,Gordon&Stein丶林奇丶摩根。。。。。。问问他们肯不肯卖一点给我们。就算价格高一点也无所谓,只要能买到。”
麦克所管理的基金近来走势不大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回撤,客户纷纷想要赎回,他的压力很大,金属市场很可能是他的翻身之战,这让他燃起来一定要拿下的决心。
“好吧,老板。”对方被他骂得挠挠头,被迫重新拿起电话机。
这种小事,唉,老板永远不会知道,这根本就不是小事。
如果他是位有能力的老板,他应该运用自己的人脉才对!
十几分钟後,他回头,小声道:“好消息,Gordon&Stein松口了,他们说可以出一批货给我们,但价格要高三个点。”
麦克嘴角一抽,低声骂了一句:“这群混账,我们看起来像是这麽愿意做亏本生意的冤大头吗?”
“问题是,只有他们答应卖。其馀机构根本不搭理我们。”下属放开捂住听筒的手,又说了几句,然後擡头,欢喜不已,“Gordon&Stein说两个点就卖。”
“他们这是怎麽回事?”麦克皱眉,“Gordon&Stein怎麽忽然变得这麽通情达理?这不像是他们的作风。”
“也许是想要两头赚钱,毕竟Gordon&Stein在俄罗斯设有办公室,他们大概有别的办法拿到货,所以也愿意在供不应求的关头再赚我们一点钱。”下属耸耸肩,“刚刚电话里我还听说了,不止是我们,就连狮虎基金也想要加仓,Gordon&Stein开给他们的条件更加苛刻。”
麦克沉默了一会儿,然後点了点头:“既然这样,那我们买到就算赚到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楼下车流穿梭,如一道银流倾泻至四通八达的街道。
作为交易老手,麦克无比清楚,风向来的时候,能不能把握住,比有没有看懂更重要。
而现在,是该赌一把的时候了。
如果成功,他说不定会成为Thekingofthewallstreet!
“去谈合同。”他说,“告诉GS,我们要他们全部那批钯金合约。明早9点前,要敲定下来。”
“明白。”下属说。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以及之前出现的词汇集体做一些解释:
期货:一种合约,约定未来以某种价格买卖某种商品。
多单:买入期货合约(看涨)
空单:卖出期货合约(看跌)
保证金:开通期货账户交易时要交的一笔押金,一般是总金额的5%-15%
波动性:资産的变化幅度,一般波动性越大意味着风险越高
报价:市场上最新的买入卖出价格
回撤:指的是投资账户在高点後下跌的幅度,是衡量基金风险的重要指标
赎回:客户从基金里把钱取回来,赎回过多会造成流动性压力
这一章的视角主要是两者。一个是作为普通小市民的杰米,他在自己常用的平台上发现了大量的关于钯金帖子,当他都看到的时候,恰好说明了该舆论流传之广。关于这一点可以倒回去看最早介绍的亚当的公司的技术,就是涉及到专门的内容分发的。在我们的日常中,某音,某书,某宝都大量使用了此类的技术。在小说里,他帮助海莉进行了舆论操控,这是非常典型的内幕交易,违法,但偏偏是一种常规操作。
由于本文背景在堪称对冲基金黄金年代的华尔街,因此出现内幕交易并非想给大家提供一些坏的导向,恰恰是想说明制度规范和交易透明的重要性(比心
第二个视角是小对冲基金老板,也是接盘侠的典型。当面对内幕交易时,这种小型机构往往相当被动,因为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严重不足。当然也有一部分具有超前的视野,能够在市场中拼杀出来挣到钱。所以说市场就是一场大型的丛林法则,适者生存。
另,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