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者、受害者、迫害者是人际关系中动态转换的三种角色,来源于卡普曼戏剧三角理论。”
电话预约了「巷弄里」的午餐,漆颐顺手用关键词查了下三角理论。
走出小房间,发现灵灵身边围着一群人,也在讲这场读书会上出现的名词。
看来大家对三角关系蛮感兴趣的。
“如何分辨它,很简单。”
灵灵在半空中画出三角形,她实在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人,说话时,肢体语言和表情都很丰富。
“如果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你总是感觉自己不快乐、不舒服、疲惫、害怕、束手束脚……只要它消耗了你,就有可能陷入了这种不健康的关系模式。”
雨没停,小胥还没回复。
小胥来不来是两码事,既然是自己主动提出,该做的准备要提前准备好。
漆颐一手握着手机,也加入了旁听席。
灵灵看到她了,冲她招了下手,解说不停:“而且,亲密关系不单指婚姻、恋爱关系,跟父母、姐妹兄弟、朋友……”
“职场里面是不是也有可能存在这个……三角关系?”有人问道。
“当然。职场是三角关系发生的主要场景。”灵灵肯定道,“一切互动频繁且具有深层次链接的——情感连接属于链接,利益链接也属于链接,共同的目标、任务、绩效等都属于链接——都可以定义为亲密关系,亲近的、密切的关系。”
“灵灵你又在说概念。”苏老师正好从她们身旁经过,插了句话,“讲故事,不要说概念。”
“哎呀苏老师。”
灵灵笑着拍了下苏老师的背。苏老师四十来岁,长相有几分南方人的温婉文秀,她总是笑得很爽朗,听声音就能量很足。
苏老师反手揉了灵灵两把肩颈,“你们继续。”
读书会组织成员和参与者似乎都挺喜欢肢体接触,是那种自然而然的,一个拥抱或者像这样拍一下,捏一把。
灵灵转回来,继续道:“苏老师说讲故事,我还是拿我室友举例子吧。像我跟室友,毕竟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她跟我的矛盾也不总是体现在很大的方面,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谁倒垃圾谁洗碗,休息日去哪儿玩。我以前总想哎呀这么小的事情我干嘛跟她计较。但我就是很不舒服,很累。
“现在我知道了,丢垃圾洗碗不是小事,为它发火就是因为我不舒服,只要让我的情绪产生变化,让我感觉不舒服,再小的事也是很重要的事,是我的感觉、我的潜意识告诉我,我受到伤害了,我的边界被侵犯了,我跟这个人处下去不舒服了,这个人在消耗我,所以就算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会让我有种疲惫感。”
听到“疲惫”,漆颐不由想到刘衡子。
她最近和刘衡子的相处感受,完全可以用“疲惫”一言以蔽之。
手机震动了下,漆颐低头看去。
小胥出发了,大概十五分钟左右到。
小胥住的地方看来离桃花小院蛮近的。
漆颐撑着地板从蒲团上站起身,想去楼下等。
大约是起立的幅度过大,灵灵抬头看向她,“七幺。”
漆颐在楼梯口回过头。
灵灵跟另外几人说了声不好意思,跟漆颐一起下楼梯,“身体还好吗?”
昨天半夜跟灵灵解释了下午场没去的原因,灵灵表达了关心和理解,让她早点休息。
“今天还好。前段时间睡太少了。昨天在那边一下子睡着了。”漆颐说,“不好意思哈。”
“没事,身体第一。”灵灵说,“还好你朋友下午去禅空间跟我说了,不然我真有可能麻烦帽子叔叔哈哈哈。”
漆颐扬起一侧眉,想问哪个朋友,话到嘴边咽下了。
灵灵察言观色,“高高瘦瘦的,皮肤黑黑的,单眼皮,头发很短。不是你朋友?”
反正不是小胥。
“是那瑞吧。”漆颐随口道。拳馆拳手们都挺高挺黑的。
转到平台,灵灵示意漆颐先下,问:“什么时候分享下自己的故事?你也试着表达嘛。”
“想不到有什么分享的。”漆颐说。
读书会的分享并非强制性的,毕竟参与人数多,也不至于硬性要求每个人都回答。
“也不要有压力,有不少朋友来三次五次都打不开。但是来这里的朋友,十有八九是带着问题来找答案。有时候大家自己也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一步一步来吧。”
漆颐一步越过两个台阶,踩在一楼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