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吃不能算,下次胥总选。”漆颐说。
胥则其转了下伞柄,眼睛从正前方转到漆颐脸上。睫毛上那颗雨滴坠下去了,在眼角留下一道泪痕。
“吃过了再说。”
小胥挑食的时候特别挑,挑氛围挑菜品挑场合。
她接受不了一周五天一天两顿固定在食堂,哪怕食堂菜单两周一换。
本质上,她接受不了把一日三餐当成维持生命的必要任务。
小胥喜欢各种各样新奇的、或者不那么新奇的但是她主动发现的美好。
所以小胥最先挣脱了牢笼。
她也最先认清楚现实就是很丑恶,那段关系就是让她不舒服。
从小胥的反应来看,「巷弄里」私房菜不算难吃,可能因为氛围和创意和上菜速度,在小胥这里加了不少分。
第九道菜是珍珠豆腐,小胥舀了一勺,没往嘴里送,问正在给那瑞布菜的服务员,“第一轮是不是上完了?”
服务员说:“是的,第一轮正餐上完了,后面还有甜点和水果。客人如果有想回味的菜品,我拿菜单给您。”
不知道灵灵什么时候来吃的,菜单和上菜方式都有变化。后厨做好菜不全上,而是每样菜品分成小小份,先上一轮。觉得哪道好,再加量。
胥则其不假思索,“第三、第四、第七……”她把豆腐放进口中,品味了一下,用勺子指了指,半掩着口说,“这个也要。”
“好的。麻烦稍等。”服务员说。
第七道菜是泡椒豆花鲍鱼,漆颐不能吃辣。她将餐碟往对面推了推,“我没动过,你要不要……”
话没说完,小胥站起身双手端了过去。
漆颐倒了杯水,送到对面:“你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租金多少?”
问前面一句胥则其肯定当没听见的,后一句目的性很明确了,胥则其警惕地问:“干什么?你还想搬过来然后让我专车接送?”
“跟室友好像闹了点矛盾。”漆颐说,“确实在考虑搬。”半小时前刚刚想到的。
“什么叫好像?”胥则其问,“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好像就是有。”
漆颐点点头,“嗯,我跟室友单方面闹矛盾了。”
这次说得很肯定了。
胥则其没喝漆颐倒的水,自己倒了杯花茶,眼眉不抬地问:“是那个‘像礼物一样出现在你生命里’的室友吗?”
漆颐笑起来,“对。”
是第二次参加读书会的事情了。
读书会发起人苏老师显然带点心灵引路人的意思,鼓励参与者表达接纳和喜爱。
那天回去漆颐拍了张刘衡子的背影照,参照格式发了条这样的朋友圈。
实际上,就拍照这件事,她给自己招来了更多不必要的口舌和麻烦。
胥则其说:“你这礼物保质期够短的。”
漆颐喝了口水,“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当时想把关系处好点,让我自己舒服点。”
胥则其不咸不淡地唔了声,专心吃东西。
漆颐说:“室友是我前年去医院看病时候认识的,她亲戚住院,她去给亲戚拿药,阴差阳错帮了我不少。后来她来临城工作,问我要不要换个环境,我是自由职业,在哪儿都没所谓,就当分担下租金和生活费。而且两个人做饭选择性多点。”
胥则其咽下半只鲍鱼,不知怎么被呛到了,脸色一下子涨得通红:“你没必要跟我解释这么多。”
漆颐置若罔闻,平静地说:“没有超越合租室友的任何关系,而我考虑要不要先搬出来一阵子,是因为我觉得我跟室友的关系,不健康。”
胥则其不想听,这事儿闹的,她才来几天,漆颐就发现她跟室友关系不健康。
还有看病的事情……
不要问,不能问,你不想问。
“室友现在有往……”漆颐顿了顿,“迫害者转变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