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察觉到刘邦在闹别扭,心里有些愧疚,他确实不该忽略一直帮他的仙使。于是扶苏便把白毛球抓过来,也偷偷蹭了蹭。
刘邦顿时心花怒放,算这小孩儿懂事:“好了好了,一会儿再被你阿父看见。”
王翦离开前,嬴政让他给蒙氏兄弟捎个话,请他们明天入宫。王翦自然应下,正好他也算帮了老朋友蒙骜一把。
蒙骜去世后,蒙家就有些衰落了。纵然蒙骜的儿子蒙武也在军中,却远没有他父亲厉害。所以王翦把蒙家出色的孙辈推荐给王上,也能保证蒙家未来会继续兴旺。
嬴政待王翦走后,坐在远处继续沉思。有了王翦的帮助,他也算有了基本保障,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再拉一些其他势力相助。
嬴政从桌案的夹层里翻出一块绢布,提笔在绢布上写了很多人的名字,最后用一个个圆圈把这些名字分类。
扶苏趴在桌子边,见嬴政停笔,才问道:“阿父,这是什么?”
嬴政揽着扶苏的肩膀,指着其中一个大圈道:“这些人都是在我大秦为臣的楚国贵族。他们在一起抱团,都依附于同为楚人出身的华阳太后。”
只是华阳太后年事已高,早已退居冀阙宫,不怎么过问朝政了。而嬴政非楚女所生,与华阳太后也并不亲近,所以楚人势力也在大秦慢慢沉寂。
刘邦也在旁边补充解释道:“你阿父要和吕不韦、王太后抗衡,想借助这些楚人的势力。你阿父是秦王,只要稍微表示出亲近之意,这些楚人都是求之不得的。”
扶苏点点头,表示听懂了。他指着第二个大圆圈问道:“阿父,这是哪一国的人呢?”
嬴政摩挲着绢布,“这是我嬴秦宗室子弟。”
刘邦也道:“现在这个时候大多都是任人唯亲,朝中很多重臣都是王族宗室或旧贵族。大秦已经算开明的了,还打压王族宗室和秦国旧贵,任用很多外臣。”
扶苏举一反三,明白阿父也想借助宗室势力,他不解道:“阿父,难道单单依靠楚人势力还不够吗?”
嬴政诧异,扶苏居然明白了背后的含义,他欣慰道:“够,但是不可。否则刚赶走吕不韦,又迎来了楚人。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时候,就算要借势,也需要多用不同的势力,让他们互相压制、保持平衡。”
扶苏恍然大悟,“所以我们要同时借助楚人和宗室的力量。”
嬴政欣喜地把扶苏抱过来,“不错。我儿果真聪慧!等阿父亲政以后,就不需要如此麻烦了,不过这些道理你也要记住。”
扶苏羞涩地把脸埋进嬴政肩膀上,“好的,阿父。”
嬴政摸着扶苏的后脑勺,“拉拢宗室,还需要成蟜帮忙。”
嬴政和嬴秦宗室的关系不太好,甚至有点僵硬。当年嬴政的阿父庄襄王继任秦王时,就遭到了宗室的反对。后来嬴政继任秦王,也被宗室抗议过。相较之下,宗室更加亲近自小在秦国长大的成蟜。
扶苏道:“我会帮阿父说服小叔父的。”
嬴政笑道:“不必,成蟜和寡人的关系很好。”
刘邦忍了忍,最后没忍住嘴贱嘲讽:“笑吧,最好能笑到成蟜造反的时候。”
扶苏闻言立刻反驳:“小叔父才不会造反呢!”
嬴政不知道扶苏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以为他担心成蟜叛变,笑道:“他不会的。”成蟜每次和宗室走动,都会私下向他报备。
就算成蟜真的会背叛他,嬴政闭上眼睛,他也一定能控制住事态。
“嗯!”扶苏用力点点头,越想越悲愤。
扶苏跳起来,抱着白毛球跑回内室,头也不回地解释道:“阿父,我去找东西。”
“慢点跑。”嬴政摇头,到底是小孩子,一点也不稳重。
回到内室后,扶苏急道:“仙使,小叔父对我很好的!你怎么说他会造反呢?”
刘邦思忖,成蟜未来的结局会不会改变,应该不影响历史走向。他稍微透露一些也没有关系。
于是,刘邦懒洋洋地躺在扶苏手心,翘起二郎腿道:“我是仙使,自然能预知未来了。本仙使掐指一算,成蟜明年会带兵攻打赵国,半路上就会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