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开城门
西城的守城军先动,对城中开始进行大清洗,殷红的血液随着手臂的摆动而被狠狠地甩向空中,浸入地面。
原本是繁荣奢华代名词的京都,现在已经彻底被恐惧和血色所笼罩,到处都是刀剑相接的声音,尖叫声和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如同地狱中恶魔们奏响的乐曲。
闫华楼雕功精美的牌匾掉落在地上,被到处逃窜的普通人狠狠的踩在脚下,甚至沾染着不知是谁的血。
在牌匾的不远处,是几个残缺的尸体,其中一个死状最为凄惨的少年,那双闭合不上的眼睛,已经没有了光彩,可是那种恐惧和不甘却依旧印在瞳孔里面,他只是一个被反贼杀害的无辜人,或许他的家人都还不知道他已经用这种方式离开了他们。
士兵们可以分辨特意做了装束差别的反贼,可是却认不出那些隐藏在普通人里面的反贼,他们死伤惨重,但是却丝毫不会後退,打败叛贼,这是他们的使命。
京都外的叛贼又开始了攻城,这是一波比之前都要凶猛的进攻,仿佛是要用尽所有的力量,争取今天必须拿下京都。
宋初接过老八递来的战报,眉心皱的越来越厉害,情况有些超出之前的计划了。
收起这封战报,宋初又匆匆看过了另外一封,然後开口询问,语气里是难掩的焦灼,“现在是什麽时间?”
“现在是未时,东市那边还有半个时辰动手。”
宋初轻呼出了一口气,起身朝着外面走去,看着那艳阳高照的天,她心里的不安再次被放大,“来不及了,城外的叛贼弄来了投石器,东市现在也已经失控了。”
宋初的声音刚落下,几个尚书和其他几个军政大臣全都安静了下来,原本京都内外就已经难以坚守,如今叛军又弄来了投石器,若是援军今天不能赶到,这城破怕就是在今天了。
宋初把战报收起,保持着理智,快速且清晰地开始下达命令,“老九,你立刻去替我传令,让金吾卫他们开始动手,不用等到上官雍露出马脚了,另外派人去通知火政的人,一旦起火,让他们务必和负责城内的将士控制住火势蔓延,尽量减少火灾造成的影响。”
“是,属下这就去传令。”老九领令,擡脚就往外走,还没等他出了门,整个房间里就又吵了起来。
“殿下,现在城中城外皆是虎狼,臣等再次恳请殿下代替陛下下旨,立马迁都啊!”
宋初看着跪在地上的几个大臣,冷笑一声,原本升起的焦灼又被心底升起的冷漠所填没,“迁都。”
“秦州由庆南伯把守,至今也未起祸乱,我们只要从秦州改道,北上云中定都,和叛贼们分隔两地,便可以後再缓缓图之,收复疆土,重振国威啊!”
宋初气极,反笑出了声,她轻声重复着大理寺卿的这几句话,就当那几个劝谏迁都的臣子以为自己的建议有效了的时候,宋初却抽过一旁老八的剑,直接架到了最前方那个老臣的脖子上。
“你们让本宫迁都?”宋初笑着,可是笑声却和利剑一样带着血腥味,“如今京都被围,外面皆是虎狼,此刻大开城门,群臣出走,你们是等着进叛贼的埋伏,还是等着帮助叛贼让‘迁都之计’成为屠杀啊!”
脖子上被架了剑的那位,浑身都被冷汗给浸透了,哆哆嗦嗦地开始解释,脸上却依旧还是一副忠心为主的样子,“殿下,微臣绝无此意,微臣只是想着陛下和殿下若是能带着小皇孙他们离开京都,那国就不算倾,一起都再皆有可能。”
宋初扫过在场所有人的脸,说出来的话像是从牙缝里崩出来的,“你想着迁都,为何不想着坚守,援军已经快到了,你们记住,今天被围攻的不是我们,只会是那群反贼。”
宋初动怒,殿中其他站着的大臣立马下跪,沉默着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我朝历代帝王,不管建树如何,各个都知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连一个和亲的公主都不曾嫁出去过,不迁都,不割地,这是祖训。”
“是,臣等遵命。”
一群人磕头请罪,宋初看着他们的後脑勺,疲惫地叹了口气,这些人里面不乏都是忠君护国之人,可是,若是迁都,那和屈服于叛军又有何区别。
再说,他们不会输的,她有正在赶来的温言州,还有那些为了国和家浴血奋战的铁血勇士,最後的结局,只会是他们赢。
“传令守城营和守城各部,调动所有可以调动到城门的人和物资,一定要坚守住城门,等待援军来助。”
“是。”一旁负责传令的士兵接到命令之後,立马跑出去传令去了。
宋初又跟身边的几位传令将交代了几句,然後转身看了一眼这群还跪在地上的臣子,“本宫要去城门和守城将士共患难,诸位大臣,可有愿意同行的。”
还未等宋初的声音刚落下,其他人的声音便又接了上来,“臣等皆愿和殿下同行,愿和京都共存亡。”
在这一片声音里,只有那个提出并一直坚持迁都建议的老臣,首先狠狠地朝着宋初扣了一个头,然後看着宋初的眼睛,认真地开口,“微臣愿陪殿下一起同行,愿用微臣的命护殿下安全。”
宋初心间一酸,擡脚转身朝着外面走去。
一行人穿过街道,驾马赶到城门,这一路上的惨状狠狠地刺到了宋初的眼睛,战事和暴乱实在是这世上太过残忍的事情了。
而她只是一个不懂军事的普通人,她现在所做的都只是温言州为她铺好的路,用的也都是温言州给她留好的人,就连每次下达的命令,也都是按照她和那些谋士们在之前就设想到结果而提前准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