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接过纸片,只见上面写着一行触目惊心的字迹:“林家女子被抓走,送往裴府。”
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读罢久久不语,拂袖离殿前冷冷瞥向林清梧:“卿,可知欺君之罪?”
林清梧叩不起:“臣不敢欺君,只求陛下勿欺天下。”
与此同时,东宫。
太子正襟危坐,听着心腹的汇报。
“殿下,赵德全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将假军情送出去了。”
太子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沈砚之那个蠢货,还以为自己瞒天过海,殊不知,一切都在本宫的掌握之中!”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赵德全早已被沈砚之策反。
赵德全本是沈砚之母亲的乳母之子,自幼便跟随沈砚之习武,忠心耿耿。
沈砚之以“北境军粮将断”为饵,诱其传递假军情,实则是为了引蛇出洞。
果不其然,赵德全很快就被东宫的心腹盘问。
他被迫交出了“密信”,却在审讯中,毅然选择了咬舌自尽。
临死前,他用血在墙上,写下了四个字:“钟止七七”。
沈砚之收到消息后,立刻明白了赵德全的意思。
“霜钟”计划,只剩下最后的七天了!
他立刻下令,各城门加派暗哨,凡携带特制墨块者,一律扣押。
另一边,林清梧突然宣布,重启“文心试”第二轮,题目为《辨先帝遗志何在》。
她命人将特制香粉,混入考场熏香。
凡曾接触过“无痕伪墨”的人,呼吸间,皮肤会泛出微青。
考试中途,三名东宫属官,当场昏厥,面颈浮现蛇形斑痕。
林清梧不动声色地命医官救治,实则令影卫,在其药中加入微量“醒神散”,使其在迷幻中吐露:“太傅说,只要钟声不断,人心自会归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沈砚之亲赴北境军营,召见了曾受“霜钟”影响的百夫长。
他命人重演钟声节奏,百夫长竟跪地喃喃:“听……钟声……顺……”随即抽搐不止。
沈砚之取出盲儒遗稿《正气歌》,朗声诵读,声震营帐。
百夫长猛然惊醒,泪流满面:“我……我曾烧过真书……”
沈砚之将其带回京城,安置于文察院密室,作为“影士”被控心智的活证。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霜钟”计划,已经濒临崩溃。
当夜,林清梧独坐文相府,忽闻城南传来钟声——非霜钟。
夜幕低垂,文相府内,林清梧独对青灯,处理着如山的政务。
忽的,一声沉闷的钟声划破寂静,并非那令人作呕的“霜钟”,而是来自太庙的晨钟暮鼓。
林清梧心头一震,如同醍醐灌顶!
“清君侧?好一招釜底抽薪!”裴元衡这老狐狸,竟想先制人,给她扣上一顶“篡改遗诏,蛊惑圣心”的大帽子,再裹挟百官逼宫,真是应了那句“反派死于话多,坏人赢在行动”!
“呵,想玩儿阴的?姑奶奶奉陪到底!”林清梧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眸中寒光闪烁。
她素手一挥,几个暗影瞬间现身。
“传我命令,影卫即刻行动,化身东宫信使,向潜伏的三路‘影士’散布假消息:‘计划有变,提前举事!’”
“是!”影卫领命,旋即消失在夜色中。
烛火跳动,映照着林清梧绝美的侧颜,更显冷冽。
她拿起笔,蘸饱墨汁,在《正典全书》的末页,一笔一划地写下:“火种将燃,我便为风。”字字铿锵,如同立下铮铮誓言。
“大人,宫里来人了,说是陛下口谕”门外,心腹的声音有些迟疑。
林清梧放下笔,抬起头,看向窗外如墨的夜空,喃喃自语:“风,要来了”
喜欢孤凤栖凰请大家收藏:dududu孤凤栖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