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顶点文学>孤凤栖凰 > 第472章 风不起浪谁在磨刀(第1页)

第472章 风不起浪谁在磨刀(第1页)

三日后的南宫,朱漆大门紧闭,仿佛被历史的巨手焊死,昔日伺候的宫人不见踪影。

门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静修勿扰”,透着一股子认命的死气,门槛上孤零零地摆着一卷《正气歌》,宣告着:朕已看破红尘,尔等爱咋咋地吧!

林清梧接到密报,柳眉轻挑,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呦,这就缴械投降了?看来‘惊喜’疗法,效果显着啊。”她的眼中没有一丝得意,反倒像是看穿了什么似的,平静得有些可怕。

挥手示意暗卫退下,便唤来一队工匠,吩咐道:“把‘文心耳’和‘文心瓮’,给我安排上!六部主事以上官员,一个都不能落下。”

工匠领命而去,林清梧的命令,就是圣旨,谁敢怠慢?

消息传到沈砚之耳中,他眉头紧锁,快步走进文相府,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清梧,此举是否有些越界了?毕竟”

“毕竟,监听大臣私宅,有违君子之道,是吗?”林清梧打断了他的话,抬眼望向天边那一轮孤月,清冷的月光洒在她身上,更衬得她如霜似雪。

“权力这玩意儿,最怕的就是真空。我不听他们的,他们就会听别人的,懂吗?”她顿了顿,幽幽地叹了口气,眼神深邃得让人看不透。

就在京城暗流涌动之时,那口被废弃的古井之下,苔藓悄然蔓延,覆盖了墙壁上歪歪扭扭的炭笔字迹。

可就在这层绿意之下,一缕缕青色的雾气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那些字迹,仿佛一只无形的手,正在改写着历史的真相。

原本写着什么的井壁上,渐渐显现出四个触目惊心的字——“吾罪当诛”,这雾气还在缓缓地往上蔓延……

林清梧突然起身,向外走去,“备车,我要去文相府……”

文相府内,灯火通明。

林清梧端坐于梨花木案后,指尖轻叩桌面,出有节奏的“哒哒”声,一下一下,仿佛敲在在场几位尚书的心尖上。

今日,她要宣布一件大事——科举改制!

六部尚书齐聚,气氛凝重得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诸位,科举乃国之大典,选贤任能,关乎社稷兴衰。”林清梧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朕观今科举,重诗赋而轻实务,空谈误国,实乃弊病。”

礼部尚书陈元礼须皆白,闻言第一个站了出来,拱手道:“文相大人,此言差矣!诗赋乃立身之本,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若废诗赋,岂不是舍本逐末?”

林清梧抬眼,眼神平静得可怕,仿佛能看穿人心:“陈尚书此言,可代表诸位的意思?”

其余几位尚书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应。

林清梧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继续说道:“既如此,那我就说说这新科举制。此后殿试策论,必附《新典·摄政篇》解读,且由文察院派‘文谕官’监场。”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文相大人,这万万不可啊!”陈元礼再次站了出来,语气激动,“祖制不可轻改!此举分明是钳制言论,有违科举公平公正之原则!”

林清梧不怒反笑,淡淡道:“祖制不可轻改?陈尚书说得好。”她抬手示意,一旁的侍女立刻呈上一卷卷轴,正是那《南宫问对录》。

“陈尚书请看。”林清梧翻开卷轴,指着其中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君失其道,文道代之”。

“此言出自陛下亲口,礼部可愿当面驳之?”林清梧眼神犀利,直视陈元礼。

陈元礼顿时语塞,脸色涨红,想说些什么,却又不敢,只能悻悻退下。

林清梧环顾四周,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缓缓说道:“诸位还有何异议?”

无人应答,一片沉默。

“既如此,那就按此执行吧。”林清梧说完,便起身向内室走去。

回到内室,林清梧屏退左右,指尖轻敲案上的一张“心纸”。

纸面上显示着一行字:陈府昨夜密会三名翰林学士。

纸面字迹剧烈震颤,显出“联名上书”四个大字。

林清梧眸光微闪,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我便让你们写。”

与此同时,皇宫内,沈砚之正奉命巡查宫中膳食系统。

皇帝近日精神萎靡,梦呓不断,沈砚之怀疑这与他长期服药有关。

他调阅太医院近三年的药案,现皇帝近半年来所用的“宁心散”中,含微量“夜昙粉”。

此物并非剧毒,但久服会令人神思迟滞,易受暗示。

沈砚之眉头紧锁,立刻开始追查“夜昙粉”的来源。

经过一番调查,他现“夜昙粉”乃御药房副使赵明德所进。

沈砚之不动声色,命雪蚕卫假扮药商,以双倍的价格向赵明德购买其私藏的“夜昙根”。

赵明德见财起意,欣然交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