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顶点文学>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 第328章 风起云州暗探粮仓(第1页)

第328章 风起云州暗探粮仓(第1页)

天刚蒙蒙亮,天膳阁后巷的青石板还凝着露水。

苏小棠站在那辆青布篷车前,指尖轻轻抚过车辕上磨得亮的铜环——这是陆明渊昨夜让暗卫送来的,说是比寻常马车多了层铁皮,防得住短刀。

“姑娘,热姜茶。”小桃捧着粗陶碗追出来,眼眶还有些红,“老厨头说云州风硬,喝这个暖肚肠。”

苏小棠接过碗,姜辣直窜鼻尖。

她瞥见小桃袖角沾着的面粉——定是天没亮就爬起来蒸了桂花糕,塞在她包袱最里层。

喉间一热,却只笑着拍了拍小桃手背:“把灶上那锅银耳羹看好了,等我回来要喝最稠的。”

马蹄声由远及近。

陆明渊骑着墨色骢马转过街角,月白锦袍被晨风吹得翻卷,腰间玉牌撞出清响。

他在车边勒住缰绳,俯身时带起一阵松木香:“我让人在车底夹层塞了两袋盐。”

苏小棠挑眉:“盐?”

“云州黑市盐价翻了三倍。”陆明渊指尖掠过她斗篷领口松脱的绒线,不动声色替她系紧,“你扮成盐商,比米商更合常理——那些蛀虫盯着粮道,倒未必防着盐袋子。”

他袖中滑落块羊脂玉牌,“漕”字在晨光里泛着润光。

苏小棠接过时触到他掌心薄茧,想起昨夜他伏在案前画云州水道路线图,笔尖戳破了三张纸。

“切记。”陆明渊突然收了笑意,眼底寒得像未化的霜,“不可打草惊蛇。他们若真在云州仓做了手脚,定会在你靠近前动手。”

苏小棠把玉牌攥进手心,温度透过丝帕渗进骨头里。

她望着他间沾的星子似的晨露,突然伸手替他拂去:“三公子倒像送嫁的老父亲。”

陆明渊一怔,随即低笑出声,笑声惊飞了檐下麻雀。

他拍了拍马颈后退开两步,阳光里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若真遇着麻烦——”

“吹玉牌。”苏小棠接得顺口,“你说这玉牌是漕运总督的私印,吹三声能召来二十里内的巡河兵。”

陆明渊没说话,只冲她点了点头。

马车启程时,苏小棠从车帘缝隙望出去,见他还立在原地,像株长在风里的松树。

沿漕运南下的七日里,苏小棠多数时候蜷在车厢角落。

她给两个心腹弟子阿竹阿梅各塞了块染蓝的粗布,自己套上靛青对襟短打,腕子上扣了串磨得亮的橄榄核——活脱脱个走南闯北的盐商娘子。

可每过个码头,她总要找借口下船。

说是“看盐包捆得紧不紧”,实则蹲在米栈前,指尖蘸点唾液捻开米袋封口。

第三次用“本味感知”时,她扶着船舷直冒冷汗。

喉头腥甜,眼前浮起金星——这是体力透支的征兆。

阿竹要扶她回舱,被她攥住手腕:“那堆米……你尝尝。”

阿竹捏了粒米嚼碎,皱眉:“干巴巴的,像放了三年。”

苏小棠抹了把额角的汗。

她分明感知到,米芯里缠着股陈腐的霉味,外层却裹着新稻壳的清香——是拿陈米掺了新米,再用稻壳粉反复筛过,专骗那些只看卖相的。

“记下来。”她扯过阿梅怀里的布包,里面塞着皱巴巴的草纸,“清江浦码头,王记米行;高邮镇,李记粮栈……”

阿梅的手顿了顿:“姑娘,这些字号……”

“都是云州仓的下家。”苏小棠望着船外倒退的芦苇荡,声音轻得像叹息,“老厨头说‘他们怕的是闹大’,可闹不大的,从来不是贪墨的量,是贪墨的根。”

第八日晌午,马车拐上云州山道。

秋阳把山岩晒得白,蝉鸣燥得人心慌。

阿竹在前头赶车,突然猛拽缰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