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赚了钱,也要有地方花才是。
&esp;&esp;见纪霆婉拒,他也不费心了,只写了封信,说请人来门北县做买卖。
&esp;&esp;价格肯定给的优惠,送就罢了。
&esp;&esp;纪霆再三谢过,送了些京城带来的礼物。
&esp;&esp;不算贵重,胜在有趣。
&esp;&esp;算是作为感谢。
&esp;&esp;张管事看纪霆等人离开的背影,忍不住道:“我年轻的时候,要有这口才,这心眼,还能只做个管事吗。”
&esp;&esp;等会。
&esp;&esp;他想借着纪霆的关系巴结卓侍郎不成。
&esp;&esp;为何不能直接跟纪县令结交啊。
&esp;&esp;那位要致仕,这位才刚开始吧。
&esp;&esp;“去,再送些炭火给慈幼院,就说是矿场捐的。”
&esp;&esp;手下连忙道:“要跟纪大人打招呼吗。”
&esp;&esp;“不用,他那么聪明,知道怎么回事。”
&esp;&esp;他是要打好关系,不是要上赶着求礼物啊。
&esp;&esp;张管事相信,纪霆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esp;&esp;波澜
&esp;&esp;门北县慈幼院。
&esp;&esp;院长看着又送来的炭火,以及县学安排过来教书的夫子,忍不住道:“我不是做梦吧,还是好日子真来了。”
&esp;&esp;十八岁的状元郎,确实有些少年意气,遇见不平之事,必然会帮忙的。
&esp;&esp;“年轻真好啊。”
&esp;&esp;院长婆婆对这些东西,没有拒绝的道理。
&esp;&esp;炭火不光取暖能用,平日做饭也能用,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esp;&esp;但最让她开心的,还是县学派来的两位夫子。
&esp;&esp;她看了看这两人,绕过那个满脸不忿的夫子,直接去另一个夫子身边:“杜夫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上课,我们也好让孩子多做准备。”
&esp;&esp;杜夫子语气和善:“明日就可以了。”
&esp;&esp;“不过我想问问,这里的孩子有没有识字的,又识到什么程度。”
&esp;&esp;院长婆婆摇头,自然是都不认识字。
&esp;&esp;夫子点头:“那就一起教,县令大人的意思是,只教最实用的,尤其是大孩子们。”
&esp;&esp;“认识一二三四,会些简单的加减法,就能去街上做工了。”
&esp;&esp;这样既给了孩子们出路,也能减轻慈幼院的负担。
&esp;&esp;院长婆婆松口气。
&esp;&esp;这是最好的。
&esp;&esp;她还怕教四书五经呢。
&esp;&esp;这里的孩子,又不能科举。
&esp;&esp;“若有好苗子,确定也无家人,便送到县学读书,管吃管住。”杜夫子把纪县令的意思记得很清楚,传达得也明白。
&esp;&esp;院长想到什么,反而笑道:“咱们这县令,确实实在。”
&esp;&esp;从不说那些虚话,该给东西就给东西,该给银钱也给银钱。
&esp;&esp;就连夫子教的,都是实用的
&esp;&esp;。
&esp;&esp;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办差的老吏呢。
&esp;&esp;杜夫子倒是没想那么多。
&esp;&esp;他纯粹按照安排做事。
&esp;&esp;而且这事,让教谕很不满,身边多数夫子,也是不愿意的。
&esp;&esp;教这些孤儿没有油水,又很辛苦。
&esp;&esp;还不是正经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