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11
Present11“第一名”
五月底,附中有熟人邀请林弥初作为特邀嘉宾回去当舞蹈比赛的评审。
一连跳了十多年的舞,她从国小时老师随便找的一间小小的舞蹈教室,一路跳到了可以在专业领域表演的大舞台。
社交平台账号里的粉丝不计其数,给她发函约演出的合作邮件都快将邮箱淹没,更别说在这种校方举办的小型比赛里当评委,自然是有着很多的话语权。
但实际上谁又能知道,林弥初并不是专业出身。在她念高中的时候,连爱好都是件奢侈的念想,早早就因为负担不起训练费放弃了艺考。
之所以能有後来的那些成就,全靠她每年如一日的刻苦努力,以及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东风。
她永远记得大学时期在商演舞台上的那场表演。
同个工作室的女孩子都穿着差不多的演出服,她们学历都不高,年纪也不大,大多都只是业馀赚外快,收了钱办事,象征性地在台上跳一支舞,连排练都懒得。
请她们来的那个老板临时给她们找了间地下堆杂物的仓库当作候场室,通风不好,墙壁上一片霉湿的青苔,潮湿得能滴水,连灯泡都是旧的,一打开就发出嘶嘶的电流声。
她们想要练习的镜子,老板不明所以,很快托人搬了一面单人镜来。
舞队里有几个女生当场笑出来,借口这地方太破,施展不开动作,躲到一边抽烟玩手机去了。
只有林弥初,漆黑的长发披散在脸侧,没什麽抱怨地仰着张冷白的脸,在这昏暗的丶香烟与潮湿味交杂浓重的地下室里,不厌其烦地对着镜子一遍遍顺动作,一点点抠着细节。
好巧不巧,那场商演底下来了很多人,其中有个在当时蛮有人气的摄影师,觉得林弥初长了张很有故事感的厌世清冷脸,给她单人专门又录了一小段。
这段视频发布到网路之後意外走红,很多人都在议论她的脸,议论她运气好。
林弥初下课以後,拿自己的那部网速特别慢的智能机下载视频看,学校宿舍的信号太差,短短的一分钟卡了好几段,商场里放的那首背景音乐也断断续续,像是卡带了一样。
她听了好久才听出来是李玟的《过完冬季》,一首很有年代感的歌。
“过完这个冬季,爱你的心更加确定。
写信告诉你,台北也好天气。”
林弥初听着歌,散着头发看向绿玻璃窗外猛烈降下的暴雨。
她从来不是被好运眷顾的小孩,一路都在过冬季。
台北也总不是好天气。
^
即使已经成名,林弥初对于自己当初没有机会考上艺校这件事,还是免不了有些遗憾的。
去之前她特地翻看了这一届的比赛选手资料,有两个身体素质一看就很亮眼的女孩子,说不定以後也会走上艺考的路子,她留心多看了几眼。
前往学校的同时,她给程柏谚那边发了条信息。
那天发生意外,林弥初虽然表面没说什麽,但是和他相处时明显缓和了很多。
两人在下班之後的空馀时间,也会聊几句天,尽管都是一些很没有营养的话题,但程柏谚每次道晚安时都显得很恋恋不舍。
她只能承诺他下次再聊。
放下手机,林弥初没有等回复,而是直接将手机关机放入包里。
她还没做好要将一个人重新接纳进生活的准备,两个人很好,一个人也很好。
她并不是太在乎这段关系的结果,也没精力再给出更多的回应。
公车上的机械女音报站,林弥初从车门下车,阴天天气的风刮起她长长的发丝,她只穿了一件细吊带裙,很薄的一片背,背着长长的一个托特包,在这片灰黑色调的空间里显得干干净净。
和她认识的那位熟人,曾经也是学校舞蹈社团的一员,毕业了以後回来附中当老师,整场比赛活动都是她和另一位女老师在负责。
林弥初一进学校就被带进了会议厅,原本那名朋友还想留下来和她说明一下评分事宜,但忽然有人打电话来说要调试设备,她就先走一步,留下那名不熟的女老师和她沟通。
她不怎麽笑,显得有些难以接近,那名女老师再三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坐过来。
她对林弥初特别客气:“林老师,听说你也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