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顶点文学>缱绻与决绝 > 第二十四章(第2页)

第二十四章(第2页)

做完手术回家,小米就向宁可玉讲钱的事。宁可玉说:“好办,我叫台湾寄一些过来。”

宁可玉说的台湾是现在台湾的宁可金。两年前鼓岭有个从台湾回来探家的,宁可玉便打听他那异母哥哥宁可金的下落。那人说知道,他们在同乡联谊会上见过面,他早已从军队退役,眼下住在台北市。他的妻子去台湾二年後就死去,留下的两个儿子一个经商一个教书都很发达。宁可玉便写了一封信让那人捎回去,宁可金很快回了信,并寄来三千多块钱,表示对他这天各一方的弟弟的慰问。之後,兄弟间书信不断,逢年过节宁可金都要寄来一点钱。宁可玉见这几年从台湾回来探亲的很多,写信让宁可金也回来一趟,但宁可玉没答应,在信上说:“回想当年人事,依旧心悸不止,虽然乡思日重身却难归,只能客死台湾作个北望鬼了!”这话让宁可玉泪流不止。

宁可玉写了信过去,很快有一万多元自台湾寄来。这时小米身体已经恢复月经又正常出现,宁可玉便带着钱和妻子去了上海。到医院就诊时宁可玉说了自已的情况,亮出自已的残物,医生都深表同情。一个有文学细胞的女大夫还说一定要让这个极左年代造成的悲剧出现一个圆满的续集。宁可玉泪流满面地说:“只要能有圆满的续集,你们把我两个蛋黄子全割下来都行!”女大夫说:“不用不用,我们有办法取出你的精子来。”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医院再三取样检查,续集没法续了——宁可玉那积攒了多年的两大包全是死精!

宁可玉离开上海的时候弓腰驼背仿佛一下子成了老头,连小米都对他这模样感到心酸。到家後他一连在床上躺了两三天,又重现了当年身为光棍时躺在大脚家小西屋里的情景。小米见做了饭他也不吃,只好坐在床边一言不发地陪他。可是,她又听见了东山上的炮声,这声音把她的身体又轰得春意盎然流水潺潺。当宁可玉终于从床上爬起来又到村前集市上看车的那天上午,小米又挎着猪草篮子去了东山。循着隆隆的炮声,她再度找到宁二歪嘴,以加倍的疯狂和他滚在已经有了积雪的山沟里……但在小米回家的半路上,宁可玉截住了她。宁可玉到她跟前什麽也不说,只让她脱下裤子看。小米当然不能脱,于是身上的皮肉便立马有了与刚才截然相反的感受。宁可玉一边揍她一边问:“还敢不?还敢不?浪×你说!”小米只好说:“不敢了,再不敢了。”宁可玉这才气喘咻咻地收住拳脚。

接着就是过年。过年时东山上没有了炮声,小米也就老实老实地在家里呆着,像个正经妇人一样忙这忙那。但一过了年,东山上响起炮声,小米又管不住自已了,又跑到那里去找宁二歪嘴。这行为让宁可玉抓住几次,宁可玉仍不宽容且变本加厉整治小米,经常通宵不睡,对她打一阵骂一阵,弄得她死去活来。小米这时不再软弱学会了反抗,对宁可玉又抓又挠,一边抓挠一边骂:“你个地主羔子不得好死!你留不下种你还不叫我找别人!我当初找了你,真是瞎了眼呀!”这麽折腾一夜,早晨看看两人脸上身上都挂满了彩。小米可以不出门,宁可玉却必须在逢集的时候看车。见他那一脸的伤痕,许多人开玩笑:“哟,刚从波黑战场下来?”宁可玉望着集市上攒动的大片人头,看着妇女手中牵着的那些蹦蹦跳跳的孩子,擡头望着天空心在滴血:老天爷,你怎麽对我这麽狠呢?嗯?我日你亲娘……但小米还是经常偷偷去东山。宁可玉觉得光用硬办法也不行,便想起当年那段小米看到一大笔钱稳了心的旧事,现在他又拿着一张张的存折试图说服小米:“小米你说过,人一辈子不可能样样都得着,得一样两样也就足了。你看咱有这麽多钱,想吃好的就吃,想穿好的就穿,咱别再想三想四的了。”不料现在的小米却对这一套嗤之以鼻:“算了吧算了吧,俺就是图你两个臭x日的钱才毁了一辈子的!”写在脸上的满是决绝。

宁可玉咬牙切齿五内如焚。这天他又发觉小米去了东山,便在晚上将小米扒光绑在板凳上,找出针和麻绳儿,在小米的阴门上施出了笨拙的裁缝手艺。一针扎下後,白线进去红线出来,小米的痛苦尖叫声顶破屋顶在黑黑的夜空中久久回荡……一股买城镇户口的风忽然在沂东县刮了起来。这是县政府正式发文颁布的政策,七千一个,谁买都行。这仿佛是有一把大手把全县几十万农民的心系子扯了一扯,搞得人人心旌摇动。城镇户口,农村户口,自从五十年代起中国人就被人为地划分了这麽两类。这是楚河汉界,是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的天河,谁也不能随便逾越同时也无力随便逾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城里人就是龙是凤,生下来就要吃大米白面安排工作;农村人就是老鼠,生下来就得吃糠咽菜土里刨食。既然是老鼠那麽你就活该种地并且一年年地交“爱国粮”来供养那些不愿用眼夹一夹你的城里人,你不安心当老鼠那麽你就要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巨大努力。你带着一身殊死奋斗落下的伤疤终于换一个户口本挤进城市,城市人却指着你说:瞧,土老冒来了……想不到如今日头从西边出了,那条鸿沟居然能用钱填平!老百姓兴奋了,许多人立即决定:买呀买呀!说啥咱也得尝尝当城里人的滋味!有钱的去银行提,无钱的找别人借,筹齐了便往县城飞跑。县公安局门庭若市,户籍科年久失修的门被挤成了碎木片。一个科室忙不过来,公安局决定除了留下几个人应付突发案件,其他人全部集中起来卖户口。一张张表格发出去,一把把票子收进来。点票子的人点得手腕子发酸,并且觉得这些票子极脏,一边点一边吵吵着要保健费。发表格的人不点票子也觉得遭了污染,声称发保健费也要有他们的一份。公安局长请示县长,县长答复了这一要求,于是公安人员干得更加起劲了……羊丫也将自已和女儿的户口买下了。她的“孙二娘饭店”一个冬春挣了一万多块钱,正好用来办这件事情。到城里交钱是她亲自去的,拿回那张盖了县公安局大印的表格,想想自已这些年费尽心机才干了个临时工却一直没有转正;想想因为小孩户口随娘的政策,自已的闺女燕子也一直是农村户口,在十里镇中心小学念书时一到填表就遭耻笑;想想这些年来因为户口问题孙立胜瞧不起她,动不动就冷嘲热讽,羊丫大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她这天晚上破例地没有营业,让男人做了一桌菜,一家三口自已吃喝起来。羊丫招呼女儿把酒杯高高举起,向丈夫说道:“孙立胜你听明白,从今天开始,俺娘儿俩跟你平起平坐了!”孙立胜点着头说:“是,平起平坐了,平起平坐了!”羊丫寻思了一会儿又说:“孙立胜,你说咱俩都是人养的,为啥生下来就有这七千块钱的差别呢?”孙立胜醉醺醺地道:“日他娘,谁知道这是咋回事?”羊丫想着想着眼里又落下泪来。

第二天下午,细粉与大儿子运品来到了大脚老汉那里。一进屋,细粉就笑吟吟地说:“他爷爷,你看你孙子是多孝顺吧!”说着就将运品手里拿着的表格抢过来递给老汉看。老汉看了一眼问:“这是什麽纸片子?”细粉说:“这纸片子可值钱啦!城里不是正卖户口吗?运品花了三四万块钱,给你跟他奶奶,我,还有运品跟月月爷儿俩都转啦!从今往後咱就不吃庄户饭,要吃国库粮啦!你看你跟他奶奶多有福!这麽大年纪了还能尝尝当城里人的滋味!唉呀唉呀!”

但大脚老汉并没表现出欣喜与感激。他把那纸片看了看,又瞅瞅虽不说话却在一边呈得意之色的大孙子,说:“运品,有了这个纸片子,俺就不是天牛庙的人啦?”

运品点点头:“不是了,爷爷。”

“就得把地退给村里再不种啦?”

“吃商品粮了,还种什麽地?我就是看你不能种地了才给你买户口的。从今往後,我一月给你们四百元生活费。”

老汉听了,出人意料地将纸片子一扔,从饭桌上摸过一把菜刀往孙子手里递:“运品,你干脆把我跟你奶奶杀了吧!”

运品惊惶地道:“爷爷你这是干什麽?”

大脚老汉把孙子不接的刀往桌面上一剁,吼道:“我叫你杀了我!”

细粉连忙抖着两手解劝:“他爷爷他爷爷,你这是怎麽啦?可甭这样可甭这样!”接着她将身子转向婆婆:“他奶奶你看看,你看看他爷爷这个脾气!人家运品花那麽多钱给您买了户口,可是好心做了驴肝肺!”

可是绣绣老太却坐在那里似听非听,一点反应也没有。

运品摇摇头,收起户口表说:“娘,咱们走吧。”细粉气哼哼地道:“走!咱可不拿着热脸去蹭人家的冷腚!”

细粉从公婆那里出来,等儿子开车回厂,她并没回自家的二层小楼。她就在村里串起门来,几乎串遍了村里的每一户。到了谁家她都要说上一通运品的孝顺,谴责一番公公的不识擡举。最後她还要做一番买户口的鼓动工作:“我说呀,您家也快去买吧!买上户口就吃国库粮,小孩长大了还安排工作,以後子子孙孙都不打庄户啦……”

就在天牛庙村有三四户交了钱,又有一些户正在筹钱的时候,县里将第一批户口本发下来了。大部分人看不出问题,可是问题让吃国库粮的人发现了:以前的户口本全是红色的,而这花钱买的却是绿色的。紧接着更确切的消息传来:这种户口是“地方粮票”,在县内有效,出了县是不中用的,山东省人民政府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更不承认。至于为何卖这种户口,是因为县里给机关人员发不上工资了,才想起骗农民一把的。县直机关已经拖了三个月的工资,县长到地区财政局借钱,下了跪也没借出来,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与此同时,城里的其他传闻也展开翅膀在乡野间嚣张而迅疾地飞行:莫说机关人员发不上工资,工厂更是不行。有许多厂子亏损严重,连饭都吃不上了。某某厂有一位女工人这天来了亲戚却没钱招待,一气之下割剜自杀;某某厂有两口子因为孩子得了重病无钱治,绝望之中打开煤气与孩子同归于尽;还有,县汽车站一带近来卖身的女人特别多,县里抓了一批,问一问十有八个是发不上工资的女工,县委常委开会议了这事,叫公安局赶快放人再莫声张……双重的快感这时在许多庄户人心中産生。他们一方面听着城里的坏消息,幸灾乐祸地说想不到城里人也有难受的时候;一方面听着买户口的却买了个“假洋鬼子”,都庆幸自已没有上当同时也对买了户口的人投以讥诮的目光。

真正着急的是那些花了户口钱的。许多人就涌到县公安局质问。户籍科员向他们解释:这户口本是绝对管用的,管用就管用在绿颜色上。你们知道不知道,出国定居即国际户口,拿的就是绿卡绿颜色的!但这种解释不能说服那些不想再当农民的农民,他们坚决要求把户口本换成红色的。这要求得不到答复,有些人就要求退钱。但接待他们的人讲,退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钱已经上交县财政,县财政已经打进了预算。许多农民当即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当衆哭诉自已的钱是如何费尽艰辛才凑起的。这哭诉先在公安局进行,後来进行到门外大街上,进行到县政府门口,但一直无人出来安慰他们一下。农民们哭累了,诉累了,骂一声“日他坑人的娘呵”,然後拿着绿色户口本蹀蹀躞躞地回家去了。

封运品知道了绿色户口本的实质却在表面上没显出愤怒与焦急,只是开了车一趟一趟往县城跑。这时,他早已通过特殊手段要回了曾被吊销的驾驶证,把那辆出过事的“伏尔加”卖掉,新换了一辆广州産的“仪征”。半个月後,他向大队干部展示了由绿变红的户口本。封合作问他怎麽弄成的,他矜持地笑笑:“只要下功夫,咱没有攻不下的碉堡!”封合作遂频频点头表示钦佩。封运品的娘自从儿子办成这事,拿着那个红本本又在村里串了一遍,逢人便说:“看看吧,这才是真的!绿颜色的都是假洋鬼子!”有的人听了就开玩笑:“细粉婶子,那你就是真洋鬼子喽?”细粉扬扬脸道:“真洋鬼子就真洋鬼子!你们想当还当不上呢!”

封运品买上真正的城镇户口之後,又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那套商品房细粉跟着儿子去看过,回来便用她的语言向村民们形容:要爬四十多层楼梯上去;要脱鞋才能进屋;这里这门那里是门墙上还有门;这里是管儿那里是管儿拉屎还要拉进管儿里……细粉还向人们讲:他们一家既然成了真正的城里人,很快就要搬到城里住了,运品要每天从城里开车到这里上班。从此,封运品是经常开着车往县城跑,有时候还不回来过夜,但是并没见他把娘和闺女往城里搬。

这一天早晨封运品再从城里来时,忽然从车上下来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女人,封运品向厂里介绍说,这是他的“爱人”。他“爱人”叫丛叶,山东工业大学的毕业生,现在是县塑料厂的技术员。厂里的人们便毕恭毕敬地向封总的“爱人”笑笑,不敢多看这个嫩嫩的“葱叶”却又忍不住一下下偷看。保卫科长老腻味却表现得很大方,他上前握了握新任侄孙媳妇的手,说:“欢迎你葱叶小姐,请你稍作休息後视察我厂,并对我厂提出宝贵意见!”“葱叶”小姐嫣然一笑,便挺起一对小胸脯挎着封总裁的胳膊在厂里到处看。她那小巧好看的屁股扭过哪里,哪里便是一片呆呆傻傻的目光,接着大家便悄悄传告:哎,她叫葱叶!叫葱叶!有人便嘻嘻笑道:我看着叫葱白更合适。这话让隔开一段距离跟着的保卫科长听见了,他拉着一张老脸严肃地道:“葱叶是封总的爱人,不能马马虎虎的,要尊重!”

丛叶小姐看完厂子,封运品又把她领到了自已的家里。在娘和闺女面前一介绍,细粉脸上立马堆出伺候贵人的笑来,月月却扭头跑向了自已住的小屋。封运品对丛叶笑笑:“我女儿还不懂事,请你多多包涵。”丛叶呷了一口茶,将眉梢一挑:“我想,我会让她接纳我的。”不料,这话刚说完,只听院子里响起了异常声音。二人走出去一看,原来是月月跑到院里她奶奶种的葱畦里,正泪流满面撕扯那葱叶,撕下一把塞到嘴里狠狠地嚼,再撕下一把狠狠地向四处扔。细粉从厨房里跑出来喊:“月月你这是干啥?”月月道:“你说俺是干啥?你说俺是干啥?”索性躺在葱畦子里打着滚大哭不止。封运品看见闺女这样子,一脸的无奈,便拉丛叶到屋里坐着。坐了一会儿丛叶要回城,封运品便开车把她送了回去。

一个星期後,封运品宣布了她与丛叶结婚的消息。喜宴是在县政府招待所订的,封运品雇了一辆大客车专门回天牛庙接人。出席宴会人的名单是封运品确定,由老腻味负责通知的,老腻味便坐着他的旧吉普车到处跑。但是,封大脚老公母俩不去,封运垒两口子不去,宁可玉不去,皂角岭的枝子也不去,就连大部分村两委成员也声称有事推辞了。最後,坐上客车的是羊丫两口子丶村支书封合作和拆车厂的中层干部。正要走,保卫科的旧吉普又发动不起来了,衆人让他坐大车算了,可是老腻味不同意,坚持让一帮工人“嗷嗷”叫着推着了火,然後坐上去头前开路,直奔县城而去。

细粉和月月不在名单。这天,月月不去上学也不吃饭。细粉搂着她一遍遍地说:“好月月,好孙女,你爸爸娶了你小娘,你也没有亏吃,你可甭生气啦,呵……”

一个南风悠悠新生树叶的甜腥味儿弥漫了全村的初夏之夜,大脚老汉的院门被人一下下拍响。封运垒起床将门打开之後,有个人像一段木头似的猛地栽了进来。封运垒吃惊地後跳一步,问:“谁?”那人在地上挣扎着道:“二表哥,我,我是三国。”封运垒说:“哎呀,你打工回来啦?”急忙扶起他,叫开了爷爷的房门。

拉开灯一看,祖孙俩都让三国的样子吓得瞪大了眼睛。只见这个过年时还很强壮的小夥子,此刻形容枯槁像个瘦鬼一般。问他怎麽成了这样,三国喘着气道:“我,遇上喝血鬼了……姥爷,先给个煎饼,我要饿死了!”接着,他一边大口吃着煎饼,一边呜呜噜噜地讲了他的遭遇。

原来,他去北京後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找到活干,只是天天焦急地在西城区的一个劳工市场上转悠。这天有两人过来说,离北京不远的河北省河间市有活干,是搞食品生産的,包吃包住一月开三百块钱,问他去不去。三国觉得在北京找活也难,就答应了。没想到跟着他们到了河间,刚在一个小旅馆里住下,就让人日夜看管失去了自由。这夥人是血霸,专门骗来一些民工抽他们的血卖。他进去时,这里已经关了十几个,有一个年幼的才十五岁,还有一个神志不清的精神病人。血霸给他们一天三顿饭,只是馒头丶白菜豆腐,隔上两三天就强行抽他们一次血。一回抽二百西西,最多时要抽八百西西,抽出後就拿到外面的血站卖,卖的钱都让他们那些人分了。为了让他们身体多造血,血霸们还常常给他们打针,打得他们浑身难受迷迷糊糊。等有人身体垮掉再也不能抽血时,就给个几十块钱的路费让他走。三国是在里面囚了两个多月,抽了二十多回血,最後躺在床上起不来,吸血鬼才让他走的。临走时他们还拿着刀子对他说,如果他在外头把这些事讲出去,就杀尽他的全家……说到这里,三国就伸出胳膊让他们看。看见那两只有着密密麻麻针眼和大片淤血的胳膊,大脚老汉和封运垒一人抱住一只失声大哭!老汉跺着脚说:“外头就是有杀庄户人的呀!就是去不得呀!”不知何时进来的运垒媳妇左爱英也很罕见地开了口,骂道:“城里人都是些驴x操的!”

这时绣绣老太早已醒了,正躺在那里向这边看。大脚老汉把外甥扯到她的跟前,带着哭腔说:“枝子她娘,你看看咱外甥受了啥罪!你看看你看看!”三国也流着泪向他的姥娘哀号。

然而,面对受尽摧残的外甥,绣绣老太却表情呆滞毫无反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