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林青竹在“岐黄论坛”上那如同惊雷般的一鸣惊人,如同投入医学院这潭池水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
报告厅里那道沉静而璀璨的光芒,彻底击碎了苏蔓精心编织的流言蜚语构筑的阴霾。
那些曾经投向林青竹的丶带着揣测和轻蔑的目光,如今被惊叹丶敬佩和好奇所取代。
走在校园里,林青竹甚至能感觉到一些陌生同学主动点头致意,或是在她经过时压低声音讨论着论坛上那精彩绝伦的辨证。
306宿舍成了名副其实的“药香圣地”。
林青竹带来的药材和父亲配制的药茶丶香囊,不仅守护着室友们的健康,更成了某种象征——象征着一种沉静的力量和不容置疑的清白。
陈婷婷走路带风,恨不得把“我室友是天才”几个字贴在脑门上;邱静的笑容里多了份坦然和骄傲;连严思雅在分析林青竹提出的方剂组合时,镜片後的眼神都充满了理性的激赏。
苏蔓的日子却不好过。她精心维持的光鲜亮丽外表下,是日益焦灼的心。
林青竹的耀眼成功像一面照妖镜,让她那些暗地里的手段显得愈发卑劣。
她试图故技重施,在几个小圈子里散布新的丶更恶毒的流言,却发现应者寥寥。
大家看她的眼神变了,不再是羡慕或追捧,而是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审视和疏离。沈嘉树更是彻底将她视作空气,即使在走廊迎面相遇,他的目光也径直越过她,仿佛她只是一团无意义的背景。
这种无声的孤立和审视,像无数细小的针,日夜不停地刺穿着苏蔓的虚荣和骄傲。她像一头被逼到角落的困兽,焦躁丶愤怒,却又无计可施。
医学院一年一度的“杏林杯”临床技能与创新设计大赛,是校内规格最高的学术竞赛之一,尤其受到高年级学生和导师的关注。
沈嘉树作为大三的佼佼者,是本次大赛的夺冠热门。
他提交的参赛项目是“基于移动端的社区中医体质辨识与慢病管理系统”,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设计新颖,实用性强,备受几位评审教授看好。
决赛前的筹备工作异常紧张。
沈嘉树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泡在了医学楼的专用创新实验室里。
他的项目需要大量真实丶有效的中医体质辨识问卷数据作为模型训练基础。这些问卷,是他带着团队耗时数月,深入社区丶义诊活动收集来的,是他项目最核心的基石。所有原始数据和初步分析报告,都存放在实验室里他那台加密的个人笔记本电脑中。
决赛前三天,一个阴沉的下午。
实验室里只有沈嘉树一人,他正对着电脑屏幕,反复调试着算法的参数,眉头紧锁。一个关键的预测模型总是不够稳定,让他有些心烦意乱。手机震动起来,是导师的紧急会议通知。沈嘉树揉了揉眉心,保存好当前工作,将电脑设置为睡眠模式,匆匆锁上实验室的门离开了。
他没有注意到,在他离开後不久,一个身影如同幽灵般出现在实验室外的走廊拐角。苏蔓穿着不起眼的灰色卫衣,戴着帽子和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
她眼神阴鸷,死死盯着那扇紧闭的实验室门。这几天沈嘉树对她彻底的漠视,以及林青竹越来越高的声望,像毒蛇一样啃噬着她的心。
一个疯狂而卑劣的念头在她心中滋生:她要毁了沈嘉树最看重的东西!让他也尝尝从云端跌落的滋味!只要沈嘉树在决赛上出丑,林青竹那个“学术女神”的光芒也会跟着暗淡几分!
她观察过沈嘉树的习惯,知道他有时会短暂离开实验室去隔壁打印室或茶水间,电脑可能不会完全关机。
她利用自己学生会成员的身份,偷偷复制了这间创新实验室的备用钥匙。
此刻,她的手心全是冷汗,心脏狂跳。她左右张望,确认走廊无人,迅速掏出钥匙,插进锁孔。
“咔哒”一声轻响,在寂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刺耳。
门,被推开了一条缝隙。
苏蔓闪身而入,反手将门虚掩上。她的目光瞬间锁定在实验台中央那台银灰色的笔记本电脑上。屏幕是暗的,但电源指示灯还亮着!果然没有关机!
狂喜和巨大的恐惧交织着冲击着她。她扑到电脑前,手指颤抖地按了一下空格键。
屏幕瞬间亮起,显示出沈嘉树离开前的操作界面——正是那个体质辨识数据库的管理软件!屏幕上清晰地展示着密密麻麻的问卷条目和初步分析图表。
苏蔓的呼吸变得粗重。她不需要懂那些复杂的数据,她只需要毁掉它们!
她移动鼠标,光标颤抖着指向那个标注着“原始数据”的文件夹图标。
她深吸一口气,手指狠狠按下鼠标右键,然後猛地移向那个鲜红的丶令人心悸的选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