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退出主界面,点开微信,点开大写的「漆」字头像。
【对方撤回了一条信息】
对方撤回了挠你的爪子。
对方向你开了一枪,捡走弹壳并连夜扛着机关枪跑路啦!
虚晃一枪晃你呢。
嘻嘻。
屏幕暗下去。
胥则其看着影影绰绰一张拉出屏幕的脸,点亮屏幕,回到最近通话列表。
值班男生这次也没有立刻接电话。
快挂了才接:“您好,菡珀酒店公寓,很高兴为您服务。”
胥则其言简意赅:“305。”
值班男生:“您好,胥女士,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
小胥没回周六拿伞还是周日拿伞。
漆颐睡不着,接着翻她朋友圈。
小胥朋友圈没有设置可见范围,拖到底大概能追溯到十年前她注册微信。
从提车翻到去年8月20日,多的时候一天两三条,少的时候两三个礼拜一条。
往前就是16个月的空白。
再前面一条朋友圈发表于大前年12月29日。
所以从大前年12月29日到去年8月20日,十八个月,一年半,小胥只发了一条朋友圈,「回来了」,定位海城。
回海城了。
小胥大前年年底回的老家,在老家呆了两个月回海城,十六个月后跟合伙人正式搭伙。
跟合伙人搭伙在小胥看来应该挺重要的,还发了条像模像样的长朋友圈,回顾过去,感恩遇见,展望未来。
那时候小胥应该没想到,所谓的合伙,其实是给合伙人当保姆当管家,给合伙人制造或者收拾烂摊子。
海城都没处理干净,又被骗来临城。
临城是好地方,人间天堂。但小胥卡着黄梅天来可没赶上好时节,住的地方看来也不是好地方。
要不然干嘛半夜三更不睡觉,拍一条毫无美感的人工河。
比新浦这边的河还丑,取临城的糟粕去临城的精华,一点儿临城的美感都看不出来,小心临城文旅局敲你门哦。
但是就算是人工开凿的小河,有时候看着它静静流淌,也能让情绪平静下来。
漆颐打了个哈欠,单手不甚利索地拼出一行字:「夜观河景,小胥有情调的。」
发出去又想不打扰小胥看河了,大半夜看着河还拿手机,容易被蚊子咬。
临城蚊子那叫一个凶残,都不是餐风饮露吃素长大的。
漆颐挠了挠手背上被蚊子咬的大包。
撤回信息。
点开《明朝那些事儿》,设置听读定时90分钟,扔开手机。
……………………
胥则其没想到简简单单换房一件事,居然从凌晨一点折腾到早上六点。
她理解这是一家酒店式公寓,重点落在公寓,而非酒店。酒店的客流量远比公寓多,配备的工作人员数量和运营机制自然比公寓完善。
酒店式公寓相对而言提供的仍是长住服务,说白了,只是入住和退房流程快一些,各方面配置肯定比不得酒店,服务流程和响应比不上酒店那么迅速周到。
服务体验从来都是靠人力堆上去的。人力成本一向是运营中的一个大头。
理解不等于接受。
再者,东东西西乱七八糟的管理问题又不在她的工作范畴。她的工作就是挑刺,好听点儿说,查缺补漏。
她不能理解值班男生遛狗似的服务态度,打电话等于拉牵引绳,拉一次对方紧张一下,回头冲她汪汪叫两声。
委屈嘛,委屈的。
埋怨嘛,也是埋怨的。
第三次给值班男生打电话,男生说房间安排上有点问题,我已经通知主管了,主管在来的路上。
路上花了一个小时。
假如,只是说假如。
哪天她有空去桃花小院拿伞,漆颐让她顺道捎一程,她绝对不会嫌远。
看主管上班天天通勤俩小时——这还是深夜,没算早晚高峰堵车时间——都没嫌远,来了还一脸笑呢,对客人多热情,对工作多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