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手中的笔掉在桌案的宋史上,溅起一团刺目殷红。
这位头发逐渐花白的大明天子猛地站起身,破旧的袖口带的茶盏当啷坠地。
“当真?”
他大口喘息,像是濒临死亡的鱼,挣扎着瞪大眼睛,汇聚着最后的希望。
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笼在袖中的手不自觉的颤抖起来,一双眼眸更是死死的盯着王承恩,希望他确定自己心底的期盼。
“最少。。。。。。最少也有三万!”
王承恩跪着,跌跌撞撞激动的蹭前两步。
“咱们的探子说了,此次前来勤王的兵马,各个军纪严明,都是从鞑子那一面退下来的精锐!”
崇祯帝苍白的头发被寒风吹动,跌跌撞撞走了两步,宛若醉酒。
他转身望向挂在墙上的九边兵防图,不知是笑还是哭。
“天不亡大明。。。。。。天不亡大明啊!”
他总算还有机会,总算没做亡国之君,总算没丢老朱家的脸。。。。。。崇祯跌坐在椅子上,大喜大悲之下,几乎喘不过气来。
谁知道他这些时日是如何度过的。
自从向红袍军送去求和的使团之后,他每一夜都能梦到祖宗从画像上爬出来,指着他的鼻子,怒斥他是大明的不肖子孙,是大明亡国之君,是个败光了大明基业的混账东西!
他怕啊。
他不想当亡国之君。
他怕他死了都没脸见列祖列宗。
现在好了,他们终于有机会了,大明还没到山穷水尽!
这一刻,崇祯站起身来,眼眸明亮。
“去,朕要将这个消息告诉全京师的文武大臣!快去!”
“老奴这就去准备朝会?”
王承恩跪在地上,抬头看着皇爷笑容满面,自己也笑了,小心翼翼的开口。
“明日辰时,京师五品以上官员必须到场!”
说到这,崇祯突然想起一件事。
这些时日皇城内的锦衣卫倒是频繁在他眼皮子地下巡逻,一看便是操练精良,更难得的是忠心耿耿。
这些时日京师军营的消息他也听过了,逃跑的人不少,这些锦衣卫到底是忠心。
“把新来的那几个锦衣卫千户也叫上,朕要他们负责朝会护卫。”
王承恩笑容僵硬片刻。
锦衣卫的发展历史极为坎坷,太祖时期的权势滔天,帝王鹰犬,到成祖时期因为纪纲引起的锦衣卫失势,再到正统年间张居正强行擢升锦衣卫平衡宦官势力的崛起,正德年间沦为东厂丛属。
锦衣卫起起落落,几经波折,如今又要得到重用了吗?
只是王承恩目光落在皇帝龙颜大悦的脸上,终于还是目光逐渐柔和,恭敬开口。
“是,老奴这就去办。”
与此同时,京师东华门外茶楼里,钱谦益放下茶杯。
目光扫过同桌的几位官吏,长叹一声。
“都听说关宁军勤王的喜讯了?”
礼部侍郎捻着胡须,闻言皱眉。
“勤王?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红袍军围城的时候才回来,这时候带兵回来,莫不是要给谁送终?”
“吴三桂若是个忠心耿耿的,就不会拖延到如今。”
“毕竟从他那里得到消息第一时间赶来,只怕巨鹿城都未见得能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