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顶点文学>我父刘玄德 > 第528章 伐蜀大计(第2页)

第528章 伐蜀大计(第2页)

其中水军是重中之重。

这里就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东汉末年,除了江东和荆州势力外,其他都不怎么重视水军。强如袁绍,麾下的水军别说和荆州、扬州水军交手了,就连益州的刘璋水军都打不过。

袁绍、曹操普遍不重视水军,自然也就不会注意刘封麾下水军的动向。

比起水军,他们无疑更重视太史慈、赵云、贾逵等军,细作探报也多往这几处地方扎堆,这两年里,已经被刘封逮到了十几次,人数也多达四五十人。

这次出兵,以诸葛亮、陆逊、庞统计算,最少需要动用六部水军,要是能够更多,那自然是多多益善。

其中半数走长江,另外半数走南面水系。

长江就很简单了,就是自巫县出发,一路朔江而上,不断攻拔据点即可。

这一路可不好走,沿途关隘据点无数。

仅仅是长江上,就有鱼复、朐忍、临江、平都、黄石、枳城、江州等关隘重镇。

除此以外,进入蜀中汉水后,尚有垫江、安汉、德阳、广汉、涪城为阻。

若是走湔水的话,一样也有符节、江阳、汉安、资中、牛鞞等地为阻。

这些县邑、关隘尽数都在江边,因此水军乃是重中之重。

而且因为长江三峡的缘故,逆水而上时,大船很难行进,尤其是楼船,那更是不能成行。

因此,艨艟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结实厚重的艨艟,吨位又不算大,可又能同时承载二十至五十人,显然极为适应此次行动。

刘封看罢计划书后,觉得诸葛亮、陆逊、庞统等人的思路是正确的。

想要入蜀,必须依托河流进军,否则那恐怖的山区就足以给后勤制造出噩梦一般的难度。

但缺点也有,那就是操之过急了。

这也不怪他们,先前自己也曾提过要求,必须要尽可能的封锁消息,不让北面知道。

最好的封锁消息的手段不是封锁本身,而是迅速解决战斗。

若是能够半年内解决益州问题,那根本就无须封锁消息了,这就是速战速决的高价值所在。

当然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益州本土势力集体倒戈自己,就像东晋桓温伐蜀时,成汉皇帝丧失民心,蜀中各地豪强势力派人物居然悉数袖手旁观。

桓温的水军自江陵出发,居然长驱直入,不受任何阻挠的进军到了犍为郡,然后在成都西南面按部就班的登陆,决战的对手也仅仅是成都的成汉禁军。

要是没这好运气,别说半年时间了,恐怕两年内能够拿下益州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刘封思考之后,抬手修改起计划来。

“伐蜀大计,当分为四个阶段。”

刘封习惯性的在悬挂起来的地图上演示起来。

“第一阶段,以交州蒯先生全权负责,主力为贺齐的山越新军和高顺所部,再配以薛州、郑宝以及交州水军。”

刘封在交趾、苍梧和榆林三郡点了点:“此阶段大军可兵分两路,一路以温水(即后世珠江)为依托,沿温水一路西行,至益州郡北上。”

这里的益州郡是郡国,隶属于益州之下的,并非是益州。

益州郡的位置在滇池附近,郡治所在的滇池就是后世云南晋宁附近。

这条路相当成熟,水量充沛,十分利于大军行动。

几十年后,霍弋就是从这里沿着温水(珠江),发大军数万兵马一路东行,攻入交州的。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条道路的通畅和稳定,刘封没有理由不用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