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信任,老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很好。”
唐浩再次点了点头。
“六部尚书呢?”
顿时,六个中年人从百官中出列,一看那嚣张的表情,就是从心眼里看不起唐浩。
唐浩当然也想将其干脆杀了,但暂时杀不得。
六部乃朝廷根基,牵动整个朝廷。
“这段期间,朕为何没有看到奏折?不知道朕闲的发慌?你们将上报的奏折送哪去了?不往御书房送?”
户部尚书拱手叫嚣:“陛下龙体欠安,怕是不方便操心琐碎事物,有大柱国替陛下代劳,陛下才能好好修养龙体。”
唐浩面无表情,怒火丛生。
将简单些,就是他被蒙蔽了口耳鼻,被一群奸臣封锁外头消息。
“是么?那朕还要谢谢大柱国替朕处理公务咯?”
“大柱国乃陛下臣子,为陛下排忧解难,为本分,何须言谢?”
吏部尚书拱手,似笑非笑,和唐浩打太极。
唐浩咬紧牙关,眯眼。
“朕偏偏想处理奏折,不行么?你们想忤逆朕的决定?”
六部尚书互相对视一眼。
他们可不是类似曾泛间的无用棋子,深知唐浩耐他们不何,干脆态度强势。
“陛下,属实不是臣等不愿将奏折给陛下批阅,实在是陛下当初自己有言,让大柱国代理,还说自己不懂如何处理政务。
比如前几个月,松江二州旱涝,遍地流民。
再比如东西二郡爆发蝗灾,导致百姓颗粒无收,易子而食。
不仅如此,番邦异族还经常骚扰边境,意欲入侵。
这些,陛下您都不懂呀,臣等只能将奏折送往大柱国府。”
唐浩越听,脸色越阴沉。
这些事情,在原主的记忆中,一点没有,直到今天他才知道,眼中闪速怒火,面沉入水。
“是么?难道大康朝廷除了大柱国外,再也没人能替朕分忧解难了是么?连旱涝蝗灾的事情,都需要大柱国关心?是何原因?可别忘了,大柱国乃将军,武将也,文臣的事情,何时由他说了算?”
众臣神色巨变。
这话,看似在责怪文臣无所作为,实际是在敲打陈无畏爪牙,手伸的太长、太过了。
兵部尚书抬头,凝视唐浩,浑浊的眼眸中满是冷意。
“之前陛下龙体有恙,糊涂到用曾泛间此贼,所以文臣又全是无用书生,故而大柱国于心不忍,才想多分担一些。”
听到这番话,部分文臣脸色难看,气得浑身发抖,却难以反驳。
显然是陈无畏抢夺权势,嚣张跋扈,将所有事情捏在手中。
但六部尚书都是陈无畏的头号爪牙,偏偏说的义正言辞,让他们无法回怼。
唐浩双眸微眯,忽然语气放软。
“如此啊,还真是辛苦大柱国了,怪不得大柱国今日称病,原来是太过繁忙,累倒了。他对朕的好,朕铭记于心,看他病了,痛彻心扉……”
语气淡漠,带来着不容置疑的味道。
“这样吧,蝗灾涝灾的事情,便让新上任的宰相郭玉蒲负责,有何问题,找朕协商。”
六部尚书脸色顿时阴沉,万万没想到唐浩竟会如此,治理灾害的事情转交给郭玉蒲,以后和大柱国没关系。
换成以前,他肯定不敢那么说。然而从昨天开始,他就跟大变活人似的,各种挑衅陈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