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好了,松江二州的难民揭竿起义了,说朝廷不管他们,想让他们死,他们要推翻暴政。”
闻言,唐浩脸色巨变,立刻将视线转移到陈无畏身上。
世上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昨天他才刚从陈无畏手中接过此事,结果难民就揭竿起义?其中没他在背后操控叫有鬼。
唐浩的脸色相当难看,陈无畏却故作惊讶。
“什么?还有此事?该如何是好?”
他毫无畏惧的回望唐浩,眼底闪烁笑意。
“陛下,怎么办呀?如何是好?”
朝堂乱糟糟的,郭玉蒲等人脸色巨变。
难民起义,推翻暴政,可不是开玩笑的,民心出问题了!
唐浩咬紧牙关,脸色阴沉,脑速急转。
难民好巧不巧,在他刚接手的时候造反,用脚趾头猜也知道是陈无畏的阴谋。
此刻并非深究的时候,当前关键是该解决问题。
百姓起义的缘由,很简单,吃不上饭,被有心人士怂恿造反。
只要将造反的根源问题解决,就能平息。
唐浩大吼:“安静,吵吵闹闹成何体统,赈灾即可解决。”
一个大臣冷笑:“陛下两张嘴皮子,说的轻松简单。这些年来天灾人祸,国库早已空虚,能拿出多少钱赈灾?”
说到这,那大臣脸上满是轻蔑。
陈无畏接过话,“大家稍安勿躁,别给陛下如此大的压力,毕竟陛下以前只懂吃喝玩乐,不问政务,昨儿个才将此事接过,一时间难以应对,属实正常。”
这番话,棉里藏针,而后讥笑看着唐浩。
“陛下若无能为力,老臣可以再接回此事,将两州民愤平息。”
短短一个骚操作,他就反将一军,把唐浩夺去的权势拿回来。
甚至,唐浩只要认输,陈无畏的权利、威望,将更胜从前。
郭玉蒲等人眉头紧皱,脸色难看,却束手无策。
毕竟,郭玉蒲才坐上宰相的位置,说白了,区区空头衔罢了,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光杆司令。
他摇头叹息,无奈,属实无奈。
陈无畏把控朝堂太久,随便出个招,就弄得他们难以回手。
当前情况想翻盘,除非有钱,把钱落实在难民手中,才能平息他们的怒火,从而化解危机。
想着,又是幽幽长叹。
唐浩嗤之以鼻,沉声开口。
“郑将军,将昨日朕让你准备好的东西端上来。”
众人面面相觑,看他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知打何主意。
郑如海一人端着一块一人高的空白石碑,走进议政殿,来到中央,将石碑重重放下。
这是昨天下朝后唐浩让人准备的。
“此乃功德碑,谁捐款,便将谁的名字刻上此碑,送往松江二州,放在当地最高最显眼的地方,王朝不灭,碑不动,供后世敬仰。听清楚,不管是谁,只要捐款,便将名字刻上,无等级贵贱之分,即便是商人,同样如此。”
这话一出,文武炸锅。
士农工商,商的身份最低。
看商人赚钱多,实际无任何身份地位,随便一个百姓都能对其打压责骂,偏偏商人无法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