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多关注,乾帝直接看下一份去了。
直愣愣站着的周元,顿时感觉自己脑袋发昏,憋屈的不行。
可他也不敢有什么意见,只能是轻轻诶了一声,然后站回到了原位。
只不过,他却在不断转头,看向旁边的陈延年,目光当中还带着慢慢的牢骚跟抱怨。
陈延年也懵逼啊,手指一阵摩挲之下,他心忖难道是自己这次,写的真的太差了?
整个正阳殿,重回寂静。
除了乾帝翻动奏章的沙沙声音,似乎再无其他。
乾帝看的速度很快,几乎是瞥几眼便看过一份。
因此倒是也没花多长时间,大概一刻钟后,所有的奏章全部阅览完毕。
而他的脸色,还是和最开始一样,没什么变化。
“诸位爱卿倒是也都用心了,朕看完之后,还是能感受到才气扑鼻的。”
“只不过这水平嘛,便是各有高低,不能一概而论了。”
“总而言之呢,翰林院的几位老臣写得最好,也颇有些大家风范,只不过啊。”
说到这,乾帝微微摇头。
“比起梁国那些大儒大家的诗句,还是要差上不少啊,唉。”
这句话传来,一众大臣面面相觑,却也不觉得稀奇。
翰林院本身就是当朝才学最厉害的老臣,才能进入的地方。
平常专供文墨,甚至皇上本身的一些奏章,也都得需要翰林院进行润色。
因此,他们能写出不错的诗句来,本身就在情理当中。
至于他们无法和梁国大儒相比,那就更正常了。
梁国的文采那么厉害,翰林院一群老臣,就算是秉灯夜烛,怕是也难及其十分之一。
据说这几日,翰林院因为文斗,每天晚上都在翻查古籍憋诗句。
现在是这样的结果,不好不坏。
但乾帝的话,对于先前那些想取消文斗的大臣而言,那就无异于助力了。
没过多久,只见刚才被林炳正怼了的明国公卫逍,嘲弄出声。
“陛下,老臣刚才就说了,花钱在这些文人身上没什么用。”
“写出来的诗,不还是无法跟梁国相提并论吗?两天后的文斗又该如何办法?”
有他带头,其余几个国公还有老臣,自然都纷纷响应。
“明国公言之有理,如此徒劳,依旧赢不了文斗,可谓是无用至极!”
“果然还是应该取消文斗,我大乾不如就此退出!”
“不能再丢脸了!我大乾的国威岂能总是被这些文人损害?”
“陛下!就请下决定吧!我大乾武运昌盛,何必死磕这文法呢?”
“。。。。。。”
你一言我一语,朝堂再度变得有些乱糟糟起来。
户部尚书纪乐章也赶紧开口道:“陛下,户部钱银花销了那么多,哪怕是翰林院的老臣,诗句还是写的不如梁国。”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继续兴教的必要呢?臣恳请陛下重订国策!陛下三思啊!”
“臣等恳请陛下三思!”
众人齐喝。
此时,除了少数一些文臣,以及进入了翰林院的那几个老家伙之外。
其他的人,似乎都坚定了决心,势必要取消文斗,不再和梁国虚耗在文法之上。
甚至没过几秒,有两个皇子也弯腰请命!
二皇子周炎面色凝重,声音响亮。
“请父皇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