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殿,皇上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随扈的两位内阁大学士,六部大臣,勋贵,四皇子,还有翰林院的文官全都来了。
贾环还见到了郑玄,他举荐郑玄做六科的给事中。
皇上任命了郑玄为六科中的吏部给事中,一个月前,已经从京城赶来承德行宫。
前方军情,蒙古人的十几万大军正在居庸关外六十多里的地方,与胡辽两国联军对峙。
蒙古人分了一万多士兵,守住居庸关外,防止大雍朝军队援助胡辽两国。
昨日,有一支六千人的蒙古骑兵,翻山越岭,侵入大雍境内,屠杀了三个村庄。
入大雍境内后,这六千骑兵分兵两路,直奔承德行宫而来。
等兵部将军情说完,内阁首辅唐慎微道:“皇上,老臣建议暂缓回京,并调附近军队过来保护圣驾。”
首辅唐慎微的意见,得到了不少大臣的同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上微微皱眉,首辅唐慎微的意见很稳妥,老成持重,但是他并不想采纳。
如果蒙古人能撒开手脚入侵大雍,他自然不敢冒险。
如今蒙古人的主力被胡辽两国联军拖着,只有几千人入侵大雍,这是大雍军队练兵的良机。
随扈三万禁军,有一万精锐骑兵,附近还有两支伏兵,加起来也有两万多人。
五万人的大雍军队,面对几千蒙古骑兵,大雍军队人数占绝对优势。
治国公马熙站了出来,表示不应该改变行程,三万禁军足够保护圣驾回京,岂能因为害怕蒙古蛮夷,缩在承德行宫。
武将与勋贵,还有兵部的文官都支持马熙。
文官们都支持首辅唐慎微,认为皇上是天子,身系天下,不能轻易的以身冒险。
听了一会,贾环也听明白了,皇上这个时候回京,是打算以自己来引诱蒙古骑兵过来。
除了随扈的三万禁军,附近还有两支伏兵,如果这样都不敢打,以后等蒙古人的主力来了,那就更打不赢了。
强大的军队不是练出来的,都是打出来的。
忽然,皇上点了陈砚之的名字,让他说说,现在该不该回京?
陈砚之有些受宠若惊,这么多大臣在大殿内,皇上偏偏点了他,这是很看重他的看法?
陈砚之瞟了一眼贾环,得意的站出来,朗声道,自己支持首辅唐慎微大人的建议。
一动不如一静,还是继续待在承德行宫,这里的城虽然不如京城的城高,毕竟有城可守,加上三万禁军,承德行宫固若金汤,蒙古人来了,也不用担心。
等陈砚之说完,皇上的脸色很不好看,朕害怕蒙古人?
“贾侍读,你呢?也认为不应该回京吗?”
贾环想了想,治国公马熙与首辅唐慎微的建议,其实就是打与不打的问题。
蒙古人破关的骑兵,总共才六千人。
皇上随扈三万禁军,加上附近两万多人,这五万多人,差不多有三万骑兵,这些绝对算是大雍朝的精锐了。
大雍几倍的兵力,还以逸待劳,如果这样都不敢打蒙古人,那养这些士兵,还有何用?
“回皇上,臣同意首辅唐大人的建议,先留在承德行宫,暂时不回京城。”
“…………”
唔?
贾环的话,让皇上大感意外。
你小子,去一趟扬州城,胆子怎么还变小了?
年纪轻轻,竟然贪生怕死起来了?
(四千多字,这是二合一,两更了)
喜欢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