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顶点文学>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58章 这就有些棘手了(第2页)

第58章 这就有些棘手了(第2页)

好歹也算个有功名的了。

可一想到那两关的题让人头皮发麻、浑身打颤,大家心里又觉得不踏实。

无数考生抱头哀嚎。

这才是个童子试啊。

他们原本一个个都觉得连会试、殿试都能拼一拼的。

结果现在一个童子试却让他们吓得够呛。

这到底咋回事?

不过,考生里也有机灵的。

他们慢慢也琢磨出来了。

胡惟庸胡老爷搞事,也不是瞎折腾。

根据胡老爷后来自己说的解题思路,他显然不是要把考生们都逼死。

胡老爷可是费了心思去难为考生的。

从出题范围看,不算出格。

但从结果看,要是脑子不够用,肯定得栽个大跟头。

不管是县试时那个到现在都没搞明白用途的怪圈。

还是府试时那个被一些人称赞却被另一些人骂的“二”字题。

可以说,胡老爷的题真不是一般人能琢磨透的。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

随着府试的“二”字题出来,不少文坛、士林的大佬反倒站出来了,旗帜鲜明地支持胡惟庸。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道正经的经义题。

但凡对经义熟悉一点,稍稍动动脑子,就知道这题只有一个破题思路。

那么,你连经义都没搞明白,还来考试?

考不上怪谁?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胡大老爷不仅没有错,反而是一个值得继续推广的榜样。

当时这种言论出现时,胡惟庸自己都感到惊讶。

他总觉得这些人是在说反话。

但后来经过几次面对面的交流,他才明白,原来他们真的是这么想的。

慢慢一想。

哦,明白了。

这些人就像是辅导班的老师,同时也是教辅资料的编写者。

对于这些没有偏离原本内容的难题、怪题,他们当然要支持。

因为正是这些难题、怪题的出现,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

说白了,不去他们的学院、不买他们的教辅资料,你怎么知道这种题?

虽然那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但你不花钱、不拜师,没有那个机会,谁会帮你捅破?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这些搞辅导班和辅导资料的人,非常喜欢胡惟庸这种刁钻的思路。

不仅支持,还不断鼓励他胆子再大点,往深了搞、往难了搞。

一众学长听到这些风声后,自然只能一边瑟瑟发抖地抱着书死啃,一边在心里不停地抱怨。

他们就不信了,只要把书里的符号和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还能答不上胡大老爷的题。

不过,正所谓蝴蝶振翅,飓风掀起。

学子们的闭门苦读,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

这不,醉风楼的看着眼下稀疏的客人,整个人都郁闷了。

奶奶个腿儿的,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当家花魁如诗被人拐跑就不说了,反正当时她多多少少就做了这方面的准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