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总管天下官员的考核,吏部尚书素来有天官的的别称,权势极大。
大到了什么地步呢?
本朝不成文的规定,吏部尚书不能入阁做宰相,宰相不能兼任吏部尚书。
而这位秦瑞峰秦尚书,在朝中更是出了名的滑不溜手,谁都不得罪,竟然能在各方势力中都混了个好名声。
宋婉君倒不指望自己的长子真能和这位尚书学到什么,不过是混一个面熟。
现在秦瑞峰公务繁忙,等自家孩子长成,他也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那时候长子在朝中遇到什么问题,还能去找旧日启蒙老师问一问嘛。
而且吏部尚书门生故交众多,若是长子天资不错,拜入他的门下,那以后就也多了许多同门。
宋婉君心情大好地离开。
刚走出山门,看见了不远处的宋高岑,收了笑。
“你怎么还在?”
宋高岑道:“我接到了朝廷的任命,将要上京赴任,既然你也要去京城,就和我一同走,我能有个照应。”
宋婉君一拍脑袋,诚恳道,“你说的对,我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孩子确实不方便。”
她说完,一转身又去找了邱院长。
明年就是会试之年,各地的举子都动身前往京城。
宋婉君就询问云麓书院有没有赶考的举子,正巧和她一同上京。
除去一些天资聪颖的人,比如祝鑫二十岁中了进士,许多人中进士的年纪已经是三十多了。
做了举人家中就有了钱,时下又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会试三年一次,许多举子就会在这个时间去各地游历,很有些行走江湖的经验。
当然,宋婉君不是真的指望这些举子能在途中照看,她是想借着这个理由交好举子。
夫君有二心,亲哥靠不住,她就得广撒网,多捞鱼,说不定就网到一条金鲤鱼!
邱院长沉吟了好一会,道,“去岁我这书院来了两个举人,我瞧着很有些天赋。”
云麓书院专攻科举教育,不教导幼童,更多的是教导生员或者是举人。
宋婉君没了兴趣,才来一年就被邱院长举荐。
“您是觉得他们明年榜上有名?”
邱院长颔首。
宋婉君笑道,“那么您舍得将他们给我爹爹?”
邱院长哑然失笑,“促狭,有你在不给也得给了。”
“还是您老疼我,比我那个爹爹好多啦。”
“这话你一定要对宋然再说一遍。”
宋婉君挽着邱夫人的手臂抱怨道,“您瞧,我这还没上京,他就给我挖了一个坑。”
邱夫人喜欢这这个晚辈的亲近,闻言蹬了夫婿一眼。
邱院长对着老妻,自然只能无奈讨饶。
他又道,“你的哥哥被任命为吏部文选司郎中。”
宋婉君怔住,怎么是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
卫明:当然是我在其中使了力!
一天后,他在宋婉君面前得意洋洋地承认了。
宋婉君面上感激涕零,心中已经将这人骂了八百回!!!
这分明是在害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