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椅上坐下,叹息道:“好一个初次面圣。”
“也只有初次见朕的人,才敢这么说。”
“朝堂上的那些人,谁敢?”
“朕即位后,身边尽是阿谀奉承之徒。”
“他们生怕惹恼了朕,只拣好听的话讲。”
“既不说真话,也不说实话。”
“时间久了,朕也被蒙蔽,成了自己最厌恶的昏君。”
朱元璋平静地看着他,说道:“杨士奇,你很合朕意。”
这是寻常的夸奖。
但出自皇帝之口,却意义非凡。
杨士奇没有谢恩,依旧跪在地上。
“朱熥能看重你,称赞你有**之才,起初朕还不信呢。”
朱元璋站起来,伸手扶起跪着的杨士奇。
他又让杨士奇坐下,自己也坐下,说道:“现在看来,炆儿的眼光很准,你的确有**之才。”
杨士奇急忙拱手道:“陛下过奖,草民愧不敢当!”
朱元璋拉住他的手,满脸慈祥,笑道:“你现在在炆儿身边办事,就不能再自称草民了。”
“我知道,虽然炆儿只与你认识两天,却感觉相见恨晚。”
“他说要拜你为师,实际上你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很好!很好!非常不错!”
老师轻轻拍拍他的肩,笑得灿烂:“我先给你封个翰林院编修的职位。”
“不用去翰林院报到,就留在炆儿身边工作,好好辅佐他。”
杨士奇又要跪下谢恩,被朱元璋拦住,不让他跪。
“这里没有外人,这样太见外了,反而生分了。”
“我给你封翰林,是希望你跟着大臣们学习如何处理朝廷事务,参与军事决策,了解民生。”
“将来,辅佐炆儿,成就一番大事。”
朱元璋说话温和且真诚,语气柔和。
脸上的笑容更加亲切。
“我现在年纪大了,身体远不如以前。”
“昨天特意下旨,让炆儿监国,代管朝政。”
“炆儿年轻,刚接触政治,很多地方可能不懂。”
“你得多提醒他。”
“将来炆儿即位,你将成为朝中的重要大臣。”
“你们两个,能留下一段君臣相知的佳话!”
以**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朱元璋对杨士奇的重视,不言而喻。
杨士奇顿时眼眶湿润,泪流满面,说道:“陛下如此厚待,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
朱元璋哈哈大笑,说道:“我不需要你肝脑涂地来报答。”
“发现并重用你的,是吴王。”
“看重你、委以重任的,也是吴王。”
“你应该报答的,不是我,而是吴王,明白了吗?”
杨士奇一边轻轻哭泣,一边说道:“是,臣牢记于心,纵使三生也难忘!”
“你确实不该忘记!”朱元璋看着他,笑道:“我能看出,你对炆儿还是忠心的。”
“不然的话,之前就不会跟你讲那么掏心窝子的话了。”
“你说得很对,这世上很多事情,哪里有什么……”
“许多事情一旦过去,就再也说不清楚了。”
“但你若执意要去查,总会有些问题显现,哪怕只是些微小的。”
“毕竟你不是神仙,怎可能事事都看得透彻?”
“只要有一点查不明白,那就是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