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庭含笑的目光掠过銮驾外山呼海啸的百姓,最终定格在那些匍匐颤抖的旧臣身上。
他要的,不仅仅是帝王之名,更是这天下真正的掌控。
夜幕降临,皇城之内,灯火辉煌,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庆功御宴设于太和殿,殿内金碧辉煌,琉璃灯盏映照得如同白昼。
文武百官济济一堂,脸上都洋溢着喜色,毕竟,天子亲征大胜,这等功绩,足以让他们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周元庭高坐于龙椅之上,一身明黄龙袍,更显威严。
他目光沉静,扫过殿下群臣,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已至酣然。
“此番北征,荡平鞑靼,诸位爱卿,皆有功劳。”
周元庭声音朗朗,传遍大殿,“然首功者当属镇北将军裴陵!”
裴陵闻言,立刻出列,魁梧的身躯跪伏于地,声如洪钟:“臣不敢居功!此乃陛下天威将士用命!”
“爱卿不必过谦。”
周元庭抬手虚扶,“朕有功必赏。”
他目光转向一旁侍立的内侍,内侍会意,高声唱道:“宣,镇北将军裴陵,上前听封!”
一名小黄门托着一个紫檀木盘,盘中盛放着一方沉甸甸的纯铜印信,正是镇北将军大印。
裴陵心头一热,眼中闪过激动之色,再次叩首:“谢陛下隆恩!”
他膝行上前,准备接过印信。
就在裴陵双手即将触碰到那方印信,即将跪地谢恩的刹那,周元庭的目光却仿佛不经意般,越过裴陵的肩头,扫向了大殿的角落。
那里,一个身着五军都督府服色的特使,正垂手侍立,身影在辉煌的灯火下显得有些不起眼,却又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肃杀。
周元庭的嘴角微微上扬,那抹笑意深了几分。
他收回目光,看向依旧跪伏在地的裴陵,声音却陡然拔高,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秦国公劳苦功高,为国操劳数十年如今亦年事已高。”
此言一出,殿内原本热烈的气氛骤然一滞。
秦国公?
老国公不是因为之前牵涉阉党之事,虽未被直接处置,但也基本处于半隐退状态了吗?
陛下为何突然提起他?
不少老臣心中咯噔一下,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周元庭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诸臣,特别是那些与秦国公同辈的老臣,见他们脸上或疑惑,“朕意加封秦国公为太师,总领新设之枢密院协理军务!”
“轰!”
此言一出,不啻于平地惊雷!
太师!
位列三公之首,尊荣无以复加!
但,枢密院?
这是何衙门?
从未听闻!
协理军务?
老国公本就是军中宿将,这听起来像是重用,可细品之下,却又有些不对劲。
殿中那些久历宦海的老臣们,脑中飞速盘算。
他们看着周元庭年轻却深邃的面容,再联想到方才角落里那五军都督府的特使,一个可怕的念头逐渐清晰——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