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顶点文学>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 第21章 生意又上门(第1页)

第21章 生意又上门(第1页)

恐怕旁人很难想象,基于一款还处于研制当中的小型毫米波雷达,在一个边防步兵师的修理所里,敲敲打打就搞出了东大第一炮兵侦校定位雷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鲜为人知的是,七十年代末的东大,国防工业技术水平并不比二十年后的九十年代末弱。

一个典型例子——运-10就是在七十年代搞出来的。

那可是和波音-707同等技术水平的客机啊!

影响国防工业发展的众多因素里,可以肯定的是,人员技术水平是不存在制约的。

从商业角度来看,其中一个因素是厂家之间缺乏有效交流,技术整合、流通是不足的。

李干正在做的,就是抓住有利时机,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来促进技术整合和流通。

带着暂时命名为71型的炮兵侦校定位雷达原型机,李干和吴强等人由何卫东派车队护送,经过两天一夜的长途跋涉,回到了985厂。

向洪海涛汇报了之后,李干立即以军代处的名义要求985厂飞机设计所对71型雷达进行正式立项,根据测试得到的数据,继续进行改进,尽快完成定型。

随即,李干立即投入试飞工作,集中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6架歼-7E的试飞,达到了交付用户的标准。

12架歼-7E整整齐齐地停在了露天停机坪上,用蒙布覆盖着。

时隔一百天,穆罕默德中将率队再次抵达985厂,此行的目的之一,是验收第一批12架歼-7E,因此,这次来的人非常多,加上外事部门、三机部的人,浩浩荡荡上百人,把厂招待所塞满了。

埃方代表团里有空军飞行员、飞机工程师等,他们很认真地对每一架战机进行了验收,给出了满意的答复。

一百天完成12架战机的生产和试飞,这让急于补充战机的埃方感到十分满意。

穆罕默德尤其欣赏李干,他甚至让自己带过来的飞行员,和李干分别驾驶战机升空友好切磋了一番。

战斗结果是惊人的0比4。

李干一个人干掉了四名埃方空军飞行员。

要知道,埃方空军飞行员,那可都是参加过至少一次中东战争的,和以色列空军交过手的。

穆罕默德再看李干的目光,那都是闪着小星星的。

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对张副部长说,“部长先生,我们诚挚邀请李干中尉到开罗来,指导我们的飞行员训练。”

张副部长很头疼,这些外国人讲话是不分场合的,这种客气话能当着双方外事官员的面讲吗?

在这种场合说出来的话,那就不是客气话、玩笑话了,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态度。

这让张副部长怎样回答呢?

李干是正儿八经的军事人员啊!

张副部长只能上外交辞令,“东埃两国历来友好,彼此之间交流日益增强,我想什么都是可以谈的。”

在场的任何一名东大人都能听出来,这句话就是场面话,不管你之前的话是客套话还是认真说的,我这句话说出来,那意思就很明确了。

这事很难搞,以后有机会再谈。

可是,在穆罕默德他们听来,张副部长这句话就等于是答应下来了。

因此,穆罕默德很开心,拉着李干的手亲切地说,“李干先生,我想我们必须要好好交流交流,我们的飞行员要向你认真学习。”

他带过来的飞行员,那都是埃方空军里王牌飞行员啊!

四个一起上都被李干“击落”了,可见李干的飞行技术高超到了什么地步。

正式的见面结束后,穆罕默德要和李干私下里聊一聊。

外事部门要派人陪着李干,张副部长给拒绝了。

李干的政治信念坚定,又懂英语,没有必要派个人在那杵着,反而会给外宾一种得不到基本信任的感觉。

不过,李干主动提出请宋文忠一起,穆罕默德也带了一个人,岁数相仿,是一名陆军少将,叫迪尔。

小会客室里,穆罕默德和李干你来我往就歼-7E的使用战术谈了足足一个小时,让英语听力水平一般化的宋文忠听得很吃力。

接近尾声的时候,李干忽然开了一个新话题,他看似随口地说道,“中将先生,少将先生,你们除了战斗机,一定还需要补充坦克。我想,我国坦克序列里,应该有适合你们的产品。”

穆罕默德和迪尔对视一眼,后者说,“我此行便是考察贵国的59式坦克,但该型坦克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

真实诚啊,看样子,迪尔是先去一机厂看了59坦之后,再跟着穆罕默德过来985厂的。

我知道你们想要什么样的坦克,李干心想,微笑着说,“基于59坦,根据你们的需求进行改进,就像歼七项目一样,我想是不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的。”

穆罕默德问,“李干中尉,你对坦克也有研究?”

李干说,“飞机坦克不分家,事实上,只要有图纸和原材料,我们这个飞机制造厂立即可以转产坦克。”

“当然,除了迪尔先生视察过的工厂,我们还有很多工厂能够生产59坦。事实上,我可以组织人员根据你们的需求,在你们回国之前,拿出一份设计方案。”

穆罕默德笑道,“李干中尉,你可真是天生创造惊喜的天才啊。你不知道,迪尔还以为要带着失望回国了呢。”

迪尔眼中燃起了希望,他忙问道,“中尉先生,只有几天时间,你真的能拿出设计方案来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