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使用的交通工具。
遥看着这辆马车,童小安眯了眯眼睛,这来人有点身份。
马车在距离大部队半里路的地方停下,赶车的人就近和童小安问话:“小丫头,你们是不是童家村的人?”
童小安点头:“嗯,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从京城来的,出了京城我们遇上了一队难民,那里面的领头人托我们给你们村的童远山带话。”
能知道的怎么清楚,肯定是村里人自己告诉的。
童小安道:“我们是童家村的,你刚刚提的童远山是我大伯,我现在给你找人。”
说罢,童小安一个人走远。
找到正在喝菌菇汤的童远山,童小安俯下身子,在他的耳边说道:“大伯,有一个从京城来的人找你。”
端着碗的手晃了晃,童远山立马放下了碗,跟着童小安走了过去。
“先生,我是童远山,听说你找我?”
马车里的人掀起来帘子,这会儿童小安看到了他的全貌。
一个头发胡子都发白的老人,气势上有点压人。
“嗯,有人让我给你带话,尽管带着大部队往南走,越快越好。”
童远山一听这话,心里就有些发颤。
指甲掐进了掌心,童远山问道:“老先生,敢问京城发生了何事?”
马车里的人犹豫片刻,说道:“京城城门已经关半个月了,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只许出不许劲。三天前,政府派人在在男兵中征用壮劳力,那个给你带信的人,就是其中一个难民队的头领。”
童远山的眼睛有些翻红,村长送出来这口信,说明京城脚下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不过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需要尽快带着村里人离开这个鬼地方。
童远山双手抱拳:“感谢老先生解惑。”
说着,顺口问道:“老先生,已经是晌午了,要不留下来吃个饭?”
童小安仔细盯着那人,只见他吸了吸鼻子,答应了下来:“那就麻烦你们了。”
从马车上下来,跟着童远山走到了炉火跟前,等着何丽芬给他盛了满满一碗的菌菇汤。
沿着碗边,轻嘬了一口菌菇汤,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这汤好喝,是好东西。”
童远山趁机打听道:“闻着老先生身上有股子药香味,敢问老先生之前在京城是做医药营生的?”
点了点头,那人没有说话。
童远山也不生气,继续问道:“这个时间,四处都有灾情,老先生不好好在京城的福窝带着,离开京城干什么?”
“京城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之前听那个托话的人说起过,收你们是半道上决定南下的。你们这选择做的很对,京城已经不是久留之地。”
不管怎么问,老先生都不会多透露个人的事情。
童远山见状,换了个话题:“老先生你要南下,和我们是一条道的,既然如此,不如我们搭个伙,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扶着下巴上的胡子,老人说道:“我和你们搭伙,吃亏的可是你们我一个人帮不了你们什么忙。”
童远山道:“不满老先生说,我们怎么多人逃荒,连个认识草药的人都没有。万一那天生病了,只有硬抗过去。既然您懂岐黄之术,不如加入我们,解我们的燃眉之急。”
没有一点犹豫,老先生还是拒绝了:“实在不好意思,我喜欢一个人赶路,就不打扰你们的生活了。
被拒绝后,童远山也没有再强求。
等老先生和他的车夫吃饱喝足,休息了一炷香。
吃饱喝足,就得赶路了。
马车行进要快,童远山帮忙沟通,让出了一条道,让马车先过去。
路上,童远山加油鼓劲,推着队伍快步往前走。
很快,就看到了平顺县了,高高的城墙,将城内城外隔成了两个世界。
走近后,就看到了排队等着的老先生,却是不见车夫的行踪。
“老爷爷,又见面了?”
童小安热情的打了个招呼:“这都到了城门口了,怎么还跟着排队等队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