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不禁揣测:原来朱雄和徐家已经彻底冰释前嫌了,有了国公府支持,朱雄未来的路必然更宽广。
众人内心暗自评价徐辉祖表现出了维护妹夫的一面。
朱元璋默看着这一幕,暗觉有趣,片刻后严肃起来大声说道:“够了!此事朕自有裁度,都退下吧。
至于异族奴隶之事,待太子归来后朕与他再商议。
当前战事对我大明有利,不出三四月便会结束,关于奖赏将士的具体措施,等战事结束后再做决定。”随后朱元璋再次高声宣布:“皇上圣明。”
百官齐呼。
就在大家准备散去之时……
突然间,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一个手执令牌的士兵冲进大殿,神色慌张。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士兵并非普通穿着的军士,而是隶属于禁军的成员。
"皇上!"他直接跪倒在地,气喘吁吁地说道:"不好了,太子殿下他……"
朱元璋一听,从龙椅上猛地站了起来,目光如炬却带上了些许慌乱:"太子怎么了?"
那人急忙禀报:"太子染了重疾,持续高烧并且已经昏迷。
"
此话犹如晴天霹雳,大殿中的大臣们全都震惊失色。
"你说什么?"朱元璋难以置信地追问,一贯坚毅的脸庞此刻满是担忧。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当年,天花夺去了皇孙的生命;紧接着皇后也因病去世……那些悲痛的经历再次浮现于脑海之中,每一个声音仿佛还在耳畔回响。
如今旧事重演,这让年迈的皇帝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与恐慌。
他曾失去过至亲,这种痛楚至今未忘。
现在,面对爱子可能发生的同样悲剧,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溢于言表。
终于,他重新坐回龙椅上,整个人看上去萎靡不振:"这……绝不可能!"
满朝上下一片惶恐,大家纷纷磕头恳求天佑太子,并表示一定想方设法救回太子。
可即便众人如此焦急,在场的所有人都深知太子对于朝廷的意义重大——他是皇帝唯一真正信任的人,在过去多次危机时刻都是他的劝说保全了许多人的性命。
例如前不久的胡惟庸案中,若非太子阻止,或许还有更多无辜者丧生。
然而在这紧张局势下,有一个身影并未同其他人一样表现得太忧心忡忡。
站在角落里的朱棣神情复杂,似乎心中另有算计。
此时的他,得知大哥病重的消息后,先是心头一紧,随即又被一种复杂的情绪淹没。
“原来姚广孝所说不假。”“大哥真的因长年劳累染上了不治之症。”
“要是大哥不幸去世,那我……”他的目光闪烁了一下,“作为嫡子,论才干我远超二哥和三哥。”“那么至高无上的皇位……是不是就有机会属于我了?”想到这里,他的野心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整个心思都沉浸在对权力的渴望中,甚至连兄长病逝应有的悲伤也被冲淡了许多。
另一方面,朱元璋的声音虚弱无力:“标儿……他现在在哪?”
禁军统领战战兢兢答道:“回禀皇上,太子正在赶回应天的路上,估计今晚就会到达。”听到这话,朱元璋大吼道:“速传御医!让所有的太医都到城外等候!”
“老奴遵旨。”王景弘神色紧张地奔出了大殿。
此刻,整个奉天殿内弥漫着慌乱的气氛。
之前的政事讨论仿佛成了次要的话题,在所有人眼中,再也没有比太子朱标的健康更重要的事情了。
对于淮西将领而言,更是如此。
倘若太子有什么意外,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简直让人连想都不敢想。